“太感激了,老家与常州相隔1700余公里,普通人往返一次都耗时间和精力,我出门实在不方便,你们省去我家好多麻烦。”近日,借助“贵州三都——常州经开”政务服务“跨省通办”,长年重残卧床的贵州三都县群众韦某,在常州家中领到了崭新的残疾人证。从评残申请到领证,整个过程,除了去医院复诊,韦某和家人几乎没有任何奔波。他们对办事人员充满感激。
10月份,常州经开区党群工作部与三都县驻常州联络服务部向在常三都群众宣传两地“跨省通办”工作时,发现重残人员韦某尚未办理残疾人证,无法申请享受相关补贴。常州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刘科军说:“‘贵州三都——常州经开’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为全国范围内已开通‘跨省通办’的事项提供服务,正好可以帮到他。”
“6月底,中残联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残疾人证新办、换领、迁移、挂失补办、注销、残疾类别(等级)变更6类事项‘跨省通办’,残疾人证办理不再受户籍地限制。”常州经开区社会保障局残疾人服务保障科科长蒋娴说。
常州经开区行政审批局、社会保障局牵头相关部门迅速行动,以最优服务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承诺。
残疾类别和等级评定需要提供近3个月的医院复诊诊断书。考虑到韦某无法自行到医院,经济状况也不太好,常州经开区行政审批局不仅联系了转运车辆接送他,还承担了转运费用。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派出骨干医生提供复诊医疗服务,并免除了全部费用。其后,为让韦某少奔波,经开区社会保障局联系常州市残联组织专家上门进行了评残。
韦某妻子整日工作,腾不出时间办理相关业务,丁堰街道开通绿色通道,由三都县驻常州联络服务部工作人员全程代办。三都县政务服务中心及时审批制证,三都县驻常州联络服务部收到证件后,第一时间送证到韦某家。从评残申请到领到证件,一共花了20天。
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我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籍群众在常州约有2万人,主要分布在常州经开区,群众有“跨省通办”的实际需求。目前,已有多位生活在常州经开区的三都籍群众享受到“跨省通办”政务服务的便利。
常州经开区与贵州三都县建立互信合作机制,对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开通“跨省通办”的事项,还通过两地政务合作实现“跨省通办”,切实方便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