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青龙街道:为民办实事从点滴做起
2021-11-17 14:2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1月17日常州讯 常州市天宁区青龙街道新丰苑社区,由原新丰村和勤业村拆迁建居而成,是典型的安置型社区。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抓住民生关节点,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物业和社会组织四支队伍,落细落小落实各项服务,紧扣切实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这个“小目标”,与辖区居民一起,在一件件一桩桩“区区小事”中助推小康生活“芯”动力,把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

一个问号,映射小康生活的“底色需求”

“我家门前楼道灯突然不亮了,刚才回家差点摔倒,能麻烦物业明天来修一下吗?”一个夜晚,九点多,居民秦阿姨在社区微信群中发出求助信息。“请问您几幢几单元几零几?”社区网格长即时在群里进行了回应,并同步@了物管人员。在快速横向沟通之后,物业维修人员带着相关工具在15分钟之后便到达了秦阿姨家门口,只需几分钟看似简单的维修过程,却让居民倍感幸福。“谢谢啊!我就顺口说了一句,没想到物业这么快就来修了,太贴心了!”

在社区微信群中,每个问号都不会被忽略。所有的网格长、物管人员、社会组织和谐促进协会成员和大部分的使用智能手机的居民都在其中。在这里,居民既可以随时了解社区和物业工作动态,又能及时反映小区或家中存在的任何问题,还能及时报送身边的好人好事线索。在四支队伍的联合保障之下,任何一个小问题都能引起“连锁反应”。“别小看居民提出的任何问题,这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来说,可能就是一个困扰许久的心病,重视它们,才能提升生活上的满足感。”社区党总支书记陆建国说。

一方空地,焕新小康之路的“发挥空间”

走在小区里,绿荫扶疏、微风扑面,蹒跚学步的孩子们在老人注视的目光中咿呀成长,出色的物业管理和城市长效环境管理让小区的整体环境愈来愈美。但就在去年,六号车库一直是社区的一个心病。这一方空地,本可以大有作为,但常年被很多居民堆积了旧家具和生活用品,而白白浪费了。

随着小区建设的逐步推进,居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小区的车库数量开始告急,这方空地的清理问题正式被提上日程。“我们必须在短期内完成这项清理工作,这对我们社区和物业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我相信我们的队伍,更相信我们居民,一定可以完成任务。”社区公共服务站站长兼副书记陈敏坚定地表态。

工作推进之初,“拦路虎”就出现了。居民们对统一的清理口径一致地都说“不可以”,或者“清理可以,但我要赔偿”。社会组织和谐促进协会作为“听民意”队伍中最重要的一环,在充分的心理准备下,开始了艰难但坚定的沟通协调工作。每次沟通会,居民代表、和促会成员、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和党员志愿者都会参与,保证民意能得到充分的表达和理解。在多次沟通和协调之后,和促会针对其中的重点困难户开始一对一的调解,从社区安全、公共意识出发,从居民最能接受的解决方式出发,设身处地理解他们的困难,表达社区清理车库,还大家公共使用地域的必然性。经过几个月的反复磋商和协调,这一方空地终于焕然一新,也给居民实现小康生活留下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我们常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但走进一个社区,每一件小事,却都是事关民生的大事。在社区、志愿者、物业和社会组织四方积极联动下,得到及时响应和解决的小事们,堆砌出居民们走上小康之路的满满信心和久久动力。“一个宜居的小区不仅是简单的硬件配置和绿化设计,更是对回迁者生活方式和社区宜人的规划,居民们的需求从安居转到宜居,在小康之路上,新丰苑社区一直在与时俱进。”社区公共服务站站长兼副书记陈敏对小区建设有着执着而深刻的追求。(戴华香)

标签:问号;小康生活;底色
责编:郭玲玲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