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农萱 孙婕) 11月5日,一则题为《疫情防控要求多,老年朋友如何去银行办业务》的微信推文在常州的朋友圈中传开。撰写这篇文章的,正是农行常州分行工作人员。此举是今年以来,农行常州分行以扎实推进“网点服务升温工程”作为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对于有智能手机但不能熟练使用的老年人,该行专门安排了工作人员进行辅导;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可由网点工作人员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小程序中的代领助查功能进行健康码校验;若是因身体等特殊原因无法到网点办理业务,且客户不在中高风险地区,必要时银行可提供上门服务,及时解决金融需求。与此同时,银行网点加强了消毒,并为老年客户准备了老花镜、口罩、免洗洗手液、体温计等防护用品,为老年人提供安全、安心的办理环境。
当一名老年人进入农行后,大堂经理会立即上前询问服务需求,若是等待时间超过5分钟,一杯热水就递到老人手里了,这样的场景在农行多个网点正上演着。不仅如此,该行网点智能排号机新增了适老化排队模式,65岁及以上老人通过读取身份证、银行卡、存折等方式就能实现优先叫号,并进入“爱心窗口”或绿色通道优先服务。“日常业务办理中,我们发现有的老人签名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今年我们引入带指纹签名功能的柜外清设备,业务范围覆盖开销户、存取款、转账等42项高频柜面交易,解决了‘签名难’的问题。”农行常州分行运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他们还推出了掌上银行“大字版”,并引入语音交互、一键唤起人工客服功能,为老年人提供更贴心的专属服务。“65岁以上的老人,使用开户时预留的电话号码拨打95599时,直接转入人工服务,这也是今年上线的新功能。”
敬老成时尚,举贤传德风。一对一专属服务、智能设备适老化改造、爱心卡上门服务、老年专属指纹签名……今年以来,农行常州分行针对老年人等特殊客户群体推出一揽子差异化服务措施,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切实增强了老年人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目前,常州分行全辖网点配备爱心座椅、手机充电站、雨伞架、老花镜架及不同度数的老花镜等助老设施,117家网点设置了无障碍坡道,有效提升硬件设施的适老化服务功能和使用体验。
在用心做好厅堂服务的同时,农行各网点不断延伸服务半径。有的网点依托移动营销PAD设备,积极响应高龄老人等特殊客户群体的预约上门服务需求;有的网点深入老年大学等地,上门为老年人普及金融知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强化老年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有的网点积极走进福利院、基层社区,向孤寡老人、独居老人开展社会关爱和爱心敬老活动。截至今年9月,常州分行全辖已开展上门服务370余次,对外科普宣传178次,更好地帮助老年人融入智慧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