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深化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质文旅消费, 打造示范城市
2021-08-24 10:27:00  来源:常州晚报  
1
听新闻

为顺应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常州发布《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从深化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扩大相关领域供给,激发和释放市场活力,加快建设以交通中轴、创新中轴、产业中轴、生态中轴、文旅中轴为主要特征的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全面提升常州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品质,将常州打造成为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

打造全市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3%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以上,文旅行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同期 GDP增速,成为全市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在产品供给度、载体聚集度、消费贡献度进一步提升的基础上,促进常州城市知名度与影响力提升,最大程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实施方案》指出,常州文旅产业将以全域旅游的视角,进一步扩大文旅产品供给,打造文化演艺精品、文旅节庆品牌和文旅消费平台,培育新业态、繁荣夜经济;运用体制机制创新,拓宽假日消费政策和空间,打造优质文旅消费载体平台,提高文旅消费便捷程度;完善消费惠民措施,提升入境旅游环境,规范市场监管执法。

在推进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创建的过程中,常州文旅将力争实现以高质量文旅产业体系为支撑,引领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建设;以多元化文旅产品体系为核心,助推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建设;以高效能文旅治理体系为依托,保障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建设。

呈现产业发展良好态势

自从走上资源创造性道路后,常州文旅不断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文旅产业基础不断加强,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为文旅消费的进一步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2018年常州全市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大关,稳居全省第四,跻身全国有影响力的旅游强市;2019年常州旅游产业增加值562.5亿元,占 GDP比重达7.6%;2020年,常州入列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溧阳与天宁创成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

2021年上半年,文旅地标文化广场举办红旗颂主题音乐会、“激情之夏”常州文化旅游节暨“龙城夜未央”夜生活节开幕等10多场大型文旅活动,“朝花熙市”主题市集周末吸引30万市民游客打卡;迪诺水镇接待游客320万人次,带动消费2.3亿元;全市5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溧阳李家园村、礼诗圩村、庆丰村,金坛仙姑村,武进城西回民村)接待游客348.8万人次,实现收入1.27亿元;江南环球港接待游客53.13万人次,带动消费超过2390万元;图书馆截至7月接待读者169万人次,借还图书317万册次;天宁青果巷文旅消费集聚区接待游客551.61万人次……全市文旅产业呈现出量质齐升、快速发展、特色频现的良好态势。

推进重点项目深化供给侧改革

根据《实施方案》,常州文旅产业将围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强优势补短板。目前常州正在加快推进文旅项目,重点丰富文旅消费内容,扩大供给、打造精品,突破夜经济与城市游瓶颈,提升全市文旅消费环境,增强城市魅力。

2021年,常州全力推进35个市级重大文旅项目,项目总投资306.2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12亿元,包含总投资超百亿项目1个、超10亿项目7个、超1亿项目25个。

截至7月底,35个项目共完成投资39.0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7.09%,超序时进度近19个百分点。项目主要围绕老城厢复兴、夜消费、公共服务、旅游小镇与古街区、乡村旅游、旅游康养等11个主要方面推进建设。其中,9个新开工项目已有8个开工建设,开工率达88.9%,比去年同期高34个百分点;省重点文旅项目开工8个,开工率100%,共完成投资22.19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9.25%,超时序进度近21个百分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恐龙园迪那索湖水秀项目、武进第二图书馆新馆建设、季子文商旅农综合体项目——舜山康养小镇文化展示中心等项目建成投运,曹山未来城项目、中国再生医学健康管理中心温德姆至尊酒店等项目已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尤其是曹山未来城项目,已超出年度计划投资额2.66亿元。

备受关注的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工程(二期)、三堡街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大成纺织博物馆、金坛茅山国际会议中心、华夏艺博园公共艺术提升工程等市级重点文旅项目预计今年年底竣工。

周洁 文 朱臻 夏晨希 摄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