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6日常州讯(常景轩) “现在我们的五一村建设得越来越好了!”常州经开区横山桥镇五一村村民盛进龙站在村头,望着崭新的五一村,内心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五一村党委始终秉持“让老百姓说共产党好”的初心,巩固与发展并重,经济与民生同行,走出一条以工哺农、产业兴村、宜居宜业的强村富民路,谱写“产村融合、山水秀美、功能现代、服务完备、富裕文明”的发展新篇章,以“龙城第一村”的华丽蝶变书写五一幸福经。
工业立村激活幸福密码
1978年,五一村只有刀模厂和电动头厂两个小厂,全村工业产值仅有24万元。开山挖石导致村道坑洼、尘土飞扬,村里姑娘找对象,“宁嫁南边一丈,不嫁北边一尺”。
从原村党委书记梅鹤康大刀阔斧唱响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强音,到现任村党委书记徐洁实干笃行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工业立村、集体强村、三产兴村”战略刻进了五一村建设发展的每一步。横山桥镇启动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之际,五一村瞄准“镇村共建、融合发展”契机,参股常州泰宸建设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标准厂房一期8万平方米,既缓解了镇级资金压力,又盘活了村级资产,实现了增值保值。
多年来,五一村风正帆悬。2018年,五一村位列全国百强村第29位;2019年,全村工业总产值180亿元,入选《江苏省乡村振兴案例选编》;2020年村级收入达1500多万元,集体经济年增幅保持在20%以上,全村富余劳动力100%就业,还为邻村提供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成为了苏南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面红旗。
乡村振兴提升幸福能级
“一切都要双轮驱动!”五一村的发展,要“双富、双强、双美”,既要口袋富又要脑袋富,既要经济实力强又要综合素质强,既要环境美又要人文美。
“这么多年,城里人能够享受到的,我们都能享受;城里人还没有享受到的,我们也抢先享受到了!”村民盛进龙掰着手指,细数村里开展的民生工程。2004年,五一村率先在全市实施首个天然气入户工程;2007年打造现代化农民集中居住小区——五一新苑;2008年开展“千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2015年建成占地面积达8855平方米的综合活动中心,影剧院、老年活动室和门球场一应俱全;建筑面积达650平方米的村级卫生室,软硬件均达到省级卫生室建设标准;先后投入近亿元资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康居乡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江南水乡韵味十足。
党建引领建设幸福家园
党建引领,民生经济才能两翼齐飞。五一村党委创新打造“五红一心”党员实景课堂,将一面广场证初心、一棵古树鉴发展、一个中心领服务、一站实践润文明、一座大桥现使命、一条河道记乡愁“五个一”串点成珠,构筑了全市党员干部党性洗礼、精神补钙的红色高地;高水准建设乡村振兴展示馆,围绕“五一之名、五一之路、五一之誉、五一之源、五一之梦”五大篇章,全景展示红领兴村的五一实践,成为全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样板。
此外,村党委因地制宜提出“五韵合一润文明”品牌理念,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宣传宣讲方针政策、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等5个方面打造“五韵”实践平台。同时,“老娘舅调解队”“五一山林护绿巡逻志愿者服务队”等22支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志愿红”成为五一幸福色。
未来,五一村将继续肩负“让老百姓说共产党好”的使命,引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一起奋力实现“党建工作水平、产业转型发展、新型镇村建设、生态文明创建和社会民生幸福”五个明显提升,朝着更具实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