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72小时鏖战,显消防铁军精神
2021-05-11 10:58:00  来源:常州晚报  
1
听新闻

全省地震救援跨区域增援拉动演练,常州消防救援支队获第四——

72小时鏖战,显消防铁军精神

星夜集结、8小时徒步奔袭,12公里越野地形、最高陡坡高近10米,一场“假设发生”于徐州市贾汪区的里氏7.0级地震,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60名消防员面对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地震救援跨区域增援拉动演练的考验,在72小时的鏖战中充分展现了英勇顽强、敢打硬仗、攻坚克难、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龙城消防铁军”精神。据昨天下午公布的消息,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最终在本次演练中获全省第四。

齐心协力团队作战

练什么?

8日至10日,2021“砥砺使命”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地震救援跨区域增援拉动演练在徐州举行。演练假设了这样一幅场景:8日5点,在徐州市贾汪区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地震造成部分道路损坏、桥梁垮塌和建筑倒塌,现场有大量人员被埋压。

搜寻被困人员

如何与时间赛跑,在72小时演练中进行高质量的救援?8日凌晨,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总指挥部命令后,立即启动《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地震灾害跨区域救援预案》,迅速调集1支重型地震救援专业队,10车60人携带救援装备1000余件立即赶赴徐州市贾汪区。

翻越障碍

据了解,此次演练旨在检验全省消防队伍地震救援队跨区集结、装备携行、实战作业、通讯保障等能力,全面做好应对重特大灾害事故的准备,分为管理科目、搜索科目、营救科目等5大环节。常州支队通过分片包干、协同作战的方式,结合向导指引、表层搜索、雷达音频搜索、视频定位救援4种手段,极大提升了救援效率。整场演练中,顺利完成了生命迹象搜索、狭小空间救援、高空救援、悬崖救助、横渡向下安全破拆救援等20多个科目,成功营救所有被困人员并转运送医。

怎么练?

“此次演练,是近年来全省消防救援最贴近实战的一次模拟。与以往的单个项目逐一比拼相比,今年是把20多个项目全部列出,不规定单项完成进度,而考量在整个地震灾害跨区域救援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即在3天3夜总计72小时之内看最终的救援效果。”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王士军表示,“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我们参加演练的消防员们几乎是不眠不休去拼搏的。”

商讨方案

为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市消防救援支队第一时间启动战时政治工作预案,迅速组建常州地震救援队临时党支部,并将党支部建在战斗前线,成立党员突击队。支队领导模范带头、靠前指挥、全程跟踪,有序推进救援工作,在救援过程中要求队员切实强化纪律意识、责任意识。前线政工组针对此次执行任务时间较长、任务紧张残酷、易造成人员伤亡等情况,进行提前预判、及时疏导。同时,还设立前线心理服务点,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咨询、疏导,不断鼓舞士气,凝聚力量。

部署工作

王士军在12公里的徒步行进中始终身先士卒,不仅合理规划每一条行进路线,还在途中耐心仔细为每辆推车检查车况,为每一名消防员加油呐喊、鼓气助威。他说:“我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用最快速度到达‘灾区’,科学高效施救‘百姓’!”

难在哪?

“这次演练,首先练响应,要求迅速应对。所以我们接到总队增援指令后,就迅速调集重型地震搜救队,携带三轮摩托车、生命探测仪、凿岩机、切割机、液压破拆工具组等赶赴现场。”王士军说,“同时,这次演练还在练耐力、练机变。在实战中,后两者更能看出消防队伍的救援应急水平!”

轻装上阵,奔赴前线。

经过8小时的连夜奔袭,市消防救援支队重型救援队全员安全抵达“灾区”集结点,对前运物资装备进行点验后,携带救援装备,徒步12公里到达夜间宿营地点。为了更好地模拟地震救援环境,12公里中绝大部分为越野地形,拉练现场瓦砾成堆、障碍重重,最高的陡坡高近10米。而在距离演练现场还有8公里处,大型消防车辆都被现场指挥部拦下,队员们需要徒步行进,身背几十斤重的背囊,推送装满装备的三轮电动摩托车往目的地行进。

时间就是生命,到达现场后,市消防支队的参演消防队员们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娴熟的器材操作和默契的团队协作,在视频定位救援、支撑向上破拆救援、狭小空间救援、牵引支撑救援、废墟搜救等各项演练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

参演消防队员黄亮说:“拿深井救援来说,考察的主要是搭建支撑的合理性、人员被救出后的安全性等。最累的是时间跨度很大,我们时刻都得绷紧安全底线,虽然使用的交通工具等有所欠缺,但能绝地反击并取得不错的成绩,全靠大家的通力合作!”

整场演练,市消防救援支队60名参加演练者克服了天气和场地等因素带来的一系列困难,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作风,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救援演练任务,为今后参与应对地震灾害救援积累了宝贵经验,有效提升了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常州火焰蓝,就是这么“燃”!

何嫄 周璐 周祥 图文报道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