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顶“天”立“地” 钟楼区域推进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1-04-12 10:42:00  来源:常州日报  
1
听新闻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在这生命拔节时,钟楼区怀德苑小学的学生在“魔法农学院”中开垦、播种、育苗,化身“小农夫”,亲自打理菜园,感受食之不易;鸣珂巷幼儿园的孩子们则变身“小小工程师”,合作搭建帐篷,从设计图纸、寻找材料,到自主搭建,深入自主探究,在心中播下工匠精神的种子……两所学校的学生活动,是钟楼区域内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生动实践。

从去年3月起,钟楼区教育局积极开展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区域劳动教育综合体系的建构;各校融合多方资源,开发劳动教育校本化课程体系,让学生的劳动实践体验落地扎根。

多方联动,撑起劳动教育“一片天”

自2018年起,钟楼区就开启了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区域范式的实践探索》研究,并将劳动教育作为其六大主题工程之一,从区域层面对劳动教育进行了多元范式的探究,积淀了一定的基础。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钟楼区迅速行动,由区教育局牵头,区文明办、团委等多部门协同推进劳动教育,出台了《钟楼区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试行)》,对义务教育阶段与学前阶段共12年的劳动教育实施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在政策上对教育教学教研、师资队伍培训、专项经费投入、劳动场地建设等予以保障和倾斜。

“我们立足区域特色,对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与顶层架构,同时,与区内8个街道(镇)及社会组织共建,融合家校社多方力量,打造校外劳动教育资源圈。”钟楼区教育局局长杨文娟表示,钟楼区域内多方联动,撑起劳动教育的“一片天”,形成了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多措并举,促进劳动教育“扎下根”

开辟“一块田”、搭建“一个基地网”、建好一支教师队伍,钟楼区多措并举,融合式推进,让劳动教育在钟楼的沃土上“立地扎根”。

常州市东方小学是我市第一批随班就读试点学校和常台融合教育试点学校。一畦菜园、一个班级劳动岗位、一份家务劳动锻炼,劳动促进康复的理念在校内得到了积极实践,收到了良好成效。在清潭实验小学,三个校区分别辟出一块空间建成水滴娃花卉种植基地。低年级栽培四季花卉;中年级了解土培、水培植物生长规律;高年级进行植物的扦插、嫁接、移栽,劳动中收获成为了全校师生的共识。

“孩子们在一个个真实的生产劳动场景中出力流汗,劳动意识不断增强,劳动技能不断提高,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钟楼区教育局副局长金松武介绍,为了给不同年段的学生提供生产劳动教育的平台,全区各校充分开发校内外可利用的种植资源,通过参与、改造、开发等多种途径,打造校园种植的劳动实践平台,形成了“一校一田”的劳动格局。

常州市五星小学师生秋收——摘柿子

社会资源在钟楼区的劳动教育中被充分利用,“1所学校结对1个社区”“1个集团带动1片区域”,目前,区域内已设立了非遗、工业、农业、公益等类别的实践基地45个,为学生的劳动实践内容提供多样化选择。

常州市实验小学与刘国钧高等职业学校共同开发的学工类劳动实践合作项目进行了10余年,根据学生兴趣,每年开设15个左右的大类课程,已有近8000名学生参与其中;常州市卜弋小学联合佳农探趣基地,开发野菜课程,建构了校园、田园、家园“三园联动”的劳动课程,让学生在家乡的田野里放飞梦想;邹区实验小学走进凌家塘市场和邹区灯具城,开展“职业+”劳动教育,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通过基地的劳动实践,学生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审美、学会创造。

好的劳动教育离不开好的教师队伍。目前,钟楼区各校均建立了专兼职结合、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已有12所学校配备了16位专职教师,全面负责组织各科教师开展劳动教育校本教研活动,指导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西新桥小学学科教师充分挖掘本课程中与劳动相关因子,建立劳动教育与全学科知识融合的新生态,最终形成12册的《“劳动+学科”研究清单》。“劳动+”项目激发了学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了团队研究能力。

多校探索,开发校本课程“劳动+”

劳动实践要落地生根,需要学校系统架构各个基地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钟楼区域内的各学段学校融合多方资源,开发“劳动+”课程。

一些学校利用结对基地和优秀校友等社会资源,劳动教育在校内全面渗透——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将科技教育融入劳动教育,特聘杰出校友赵亚夫先生担任首席辅导员,开发了特色校本课程《觅·创》,将农业、设计与技术相结合,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实践中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创造意识;常州市新闸中学联合新闸街道司法所、江苏东臻律师事务所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学生们角色扮演、以案例说法,体验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课,又经历了一次不一样的职业生涯体验;花园小学引导学生自觉参加校内外各类公益劳动、志愿者服务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做科学劳动,行有效服务”的思维品质。

常州市荆川小学学生在学校菜田里农忙

还有部分学校统筹安排并落实家政、烹饪、种植等劳动实践类项目,结合自身特色开发劳动教育类特色课程——荆川小学架构“舌尖上的品格”荆川六色食育课程,“食之有礼”“食之劳动”等六大主题涵养文明礼仪品格,传递健康生活知识;白云小学的劳动教育在中草药研究中实践,从疏苗、育苗到养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五星小学将节气活动与劳动教育整合,以“春生—夏长—秋实—冬藏”为关键词,让学生在传统节气活动的框架下学习、体验,自由成长;邹区幼儿园以“劳动当家”游戏为载体,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礼仪迎检、清扫整理……成为“当家”小主人。

展望未来,绘制劳动教育“新蓝图”

一年多来,钟楼教育立足区域探索与实践的步伐稳健而踏实。展望未来,钟楼区将继续积极探索,努力形成钟楼劳动教育的区域范式。

据了解,下一阶段,该区将重点从硬件、机制和评价等四方面着手,加强推进劳动教育。该区将成立钟楼区中小学生劳动实践中心,设立“木工坊”“金工坊”“人工智能”等多种实践场馆,有效弥补学校劳动课程资源教室的不足,为学生的劳动教育提供综合性实践基地。同时进一步优化劳动教育系统保障机制,多方位强有力地保障劳动教育的实施推进。

此外,还将建立劳动实践教育的系统评估体系,明确不同年龄段学生劳动实践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优化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并将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钟楼区域内的各校也将立足学校实际,在校园文化、特色项目实施等方面持续推进,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一校一品”的学校劳动教育类特色项目,并以项目为载体,渗透劳动教育融合育人理念,组织学生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顶“天”立“地”是钟楼劳动教育的高远追求,知行合一是钟楼脚踏实地的区域化探索,全体钟楼人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奋进,最终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全面育人目标。

尤佳 陈晓红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