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举办了一场特殊的三八节活动——“一日女消防员体验”,为女性朋友们送出了一份特殊的节日大礼包。
“女神们行走江湖,防御技能必不可少。掌握了一定的消防和逃生技能,如独自一人被困家中,可以设法脱困;如独自被困火场,可以机智逃生,甚至还能帮助他人。”当市消防救援支队如此“诱人”的“一日女消防员体验”招募帖一出,立刻收到了200多位女性朋友的报名信息。
在当天10小时的体验活动中,20位最终入选的女性化身“女消防员”,即使跑掉了鞋,累出了汗,她们都微笑坚持,迎难而上,绝不退缩。全力以赴、吃苦耐劳的行动力让她们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消防技能,也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位消防官兵。
她们为什么来?
可不是来“一日游”的!
市消防队通过提前招募,面向全社会征集活动人员,最终挑选出包括幼师、大学生、会计、自主创业人员、文职人员等各行业不同年龄段的20名女性,她们化身女消防员,在武进消防大队营区里体验了消防指战员的一日生活。
钻烟笼救援训练
这20位女性中,年龄最大的43岁,最小的19岁。虽然年龄不同,经历不同,但她们用同样的心态和行动,主动报名学习消防本领,掌握防灾技能。她们为什么要来报名此次活动呢?来听听她们怎么说——
“我是自己一个人住的,掌握一点消防技能,可以更好地照顾自己。”
“我是学校老师,学一点逃生技能,可以教给更多的孩子们。”
“我是自主创业的女性,我想以自己的学习精神,带动更多的同事们。也想让他们感受到日常消防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孩子们的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万一遇到火情,我有一点消防常识,能更好地保护孩子们。”
体能训练
这些女性们怀揣着要真刀真枪学习消防真技能的目标,在一天的训练中,特别认真和卖力,“她们可不是来消防队一日游的,她们的认真刻苦让我们刮目相看。”此次活动的带训队长、常州消防救援支队府东路消防站站长滕振说。
她们学到了什么?
逃生绳结、钻烟笼救援、水枪射击……
在一天的消防员体验中,素不相识的20名“女消防员”在营区共同度过了扎实训练的10小时。她们除了接受消防员的日常队列训练,还需要了解消防安全知识、作战训练器材,同时还要进行各项专业技能比赛。
水枪出水射击项目训练
活动现场,消防战士们将20位女性分为4组,每组5人,分别由两位消防官兵担任教练,开展一天的集训。经过一上午的集中训练,到了下午,为了更好地模拟日常生活中家庭起火逃生的场景,教练们还设计了专项的技能考核,包括打逃生绳结、钻烟笼救援、百米接力灭火、水枪出水射击等项目,将技能训练与日常生活救援相结合,以期大家万一遇到突发状况时,能更好地自防自救。
在逃生绳结的训练中,消防员们教给大家最常见和最实用的2种结绳方法。有位王女士学得特别仔细,课后休息时还在反复练习。最终的比赛,她是最快的一个,手法专业娴熟,用时11秒,在场的消防官兵都不禁竖起了大拇指,夸赞她“已经达到了专业水准”。
在钻烟笼救援比赛环节,有位个头小巧的小齐,因为最小号的消防训练服对她来说都过于宽大,当比赛进行到关键时刻,她的一只消防训练鞋掉落了,这时的她却完全顾不了那么多,赤着脚继续往前跑。
她们收获了什么?
靠自己获得保护自我的能力,能带来最大的安全感
一天的体验活动下来,大家收获如何?市消防救援支队的工作人员对参与者们一一进行了回访。她们说,“小腿肿胀了,但觉得很值得,下次还要参加!”“消防队的饭太好吃了,我吃了两大碗饭,从来没有这么饿过!”“原来消防队工作这么辛苦,一个简单的招式,我们学起来都这么难。”“学会了结绳,会用消防栓里的水管灭火,感觉自己非常棒!”……
逃生绳结技能练习
其实设计此次活动的工作人员,也是消防队中的一群女性工作者。她们除了为此次活动出谋划策,最后在访问“女消防员”的环节,还夹带了“私货”:提出最后一个问题“女性如何获得安全感?”是想听听这些来到消防队的姐妹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
梦然 学生
“成为消防志愿者,以后面对火灾就不怕了,特别是小火情,我们都能帮助别人了。”
小宁 某高校在读大学生
“女人的安全感,我觉得主要是靠自己内心力量的提升,才能获得。”
丹凤 辅警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希望广大女性提高对危害的识别能力,提升自身技能。”
德琴 教师
“女性先要有自救能力,才能帮助他人。安全感来自于我们内心的自洽,我们需要不断增长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的本领。”
艾殊 学生
“女性安全感来源于自信、自我认同感。而自信来自于,我知道我能解决什么问题。”
小刘 私企业主
“主动参与,掌握防御技能,靠自己获得保护自我的能力,能带来最大的安全感。”
延伸阅读
目前,全市已有3653名消防志愿者
此次“一日女消防员体验”结束时,经过考核,每位“女消防员”都收获了消防志愿者的证书。
据介绍,2020年11月10日,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组建起9支消防志愿服务队。目前,全市已有了3653名消防志愿者。
今后,市消防救援支队还将持续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将消防安全知识传播辐射到全社会,逐步构建起全社会参与消防活动的宣传、监督、预防和救护体系,带动社会各界关注消防的氛围,有效提高市民防火减灾意识。
周璐 徐丹 图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