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常州3位“元宵达人”孜孜以求 只为留住元宵节的特别味道
2021-02-26 11:23:00  来源:常州晚报  
1
听新闻

传统节日传承的意义,不仅在于过节的仪式感,更在于生活的乐趣。元宵节将至,记者寻觅了几位“元宵达人”,她们有的传承传统味道,有的寻味“限定”美食,有的自己动手玩出新花样……不遗余力孜孜以求的背后,只为了留住元宵节的特别味道。

唐老太的手工元宵,是童年的味道

走进光华菜场,一眼就能看到“唐老太”的招牌,这个在本地小有名气的糕团店,每到元宵节前两天,就变得特别忙。“元宵我们年初二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唐老太名叫唐榴琴,今年已经75岁,从卖汤圆起家,如今已经摆摊近30年。

唐榴琴的婆婆是宁波慈溪人,逢年过节,婆婆经常做正宗的宁波汤圆给孩子们吃。唐榴琴退休之后为补贴家用便卖起了汤圆。

“正宗的汤圆皮和馅料都非常讲究。”精白糯米在水中浸泡后,用水磨慢悠悠地磨成白白的米浆,放入布袋沥干,做成湿性糯米粉,这样做出来的汤圆皮才软糯爽口。在唐榴琴女儿王晓宁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总是放了好多标了记号的桶,都是用来沥干米浆的。

“馅儿用的猪板油,市售的几乎都没有油气,不香,得自己做。”唐榴琴对汤圆的馅芯质量要求也非常严格,她告诉记者,要取猪肚子里的原块“板油”,撕去“板油”外面的网膜后用手工挤压、揉搓,再一点一点地掺入黑芝麻粉和绵白糖,直到把猪油揉化了,这样做出来的馅芯才好吃。芝麻也是有讲究的,挑黑芝麻时,要找颗粒饱满的,把芝麻中的杂质挑拣出去后,在锅里用文火炒热,一次差不多炒半两,每次炒一分钟左右,炒到能闻到一点香味了,就用拇指、食指捏起一粒芝麻揉搓,会碎的话就代表炒好了。“芝麻起锅的时间一定要看准,炒生了就不香,炒太熟了又会苦。”

唐榴琴至今还记得,起先没有固定摊位,在人家店门口打了个招呼就把摊位支了起来,当时的汤圆卖一毛两分钱一个,第一天出摊就足足赚了20多元钱。10年前,“唐老太糕团店”在光华菜市场“落脚”,生意越做越大,她开始做其他的手工糕点,包子、烧麦、青团、重阳糕……她的汤圆也几经变化,结合常州人的口味,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临近元宵节的两天是唐老太和家人最忙的时候,“我们年初二就开始准备了。”如今做汤圆虽然已经用上了机器,但唐榴琴在馅料和面皮的制作上还坚持用手工。在唐榴琴看来,机器有机器的好处,设定一个固定值,它能将汤圆的面皮和馅料包裹得更加均匀,但该用手工的部分还是得用手工。

前段时间,一个常年光顾唐老太生意的老姐妹告诉她,孙子特别爱吃她做的汤圆,就算现在已经在外地上班,还经常念叨着以前幼儿园门口唐老太的汤圆,还想尝尝童年的味道。唐榴琴听到这话后,二话没说,包了点纯手工的汤圆给老姐妹带回去,让她寄给孙子。“能一直惦记着我们,我也很感恩。”唐榴琴说希望自己的一片心意能让那个孩子留住元宵的味道、留住童年的味道。

让节日有仪式感,她喜欢寻找与元宵有关的“限定味道”

“今年肯德基出了一个元宵限定,就是把汤圆放进派里面,结果只吃到一个丸子,‘拔草’了。”记者和周桐的对话便是从这一句吐槽开始的。周桐是常州一家网络公司的职员,老家在河南,今年响应就地过年的倡议留在了常州的朋友家过年。她说,已经好几个元宵节没有吃汤圆了,反而不是元宵节却也会吃汤圆。“我的节日仪式感,就是寻找和元宵有关的‘限定味道’。”周桐说。

每到节日,各个连锁餐饮店、奶茶店往往会推出一些节日特供,这个时候,“吃货”周桐的“雷达”便会变得异常灵敏,她会通过微博、小红书、朋友圈等社交软件捕捉一些有关于“限定味道”的蛛丝马迹。这个元宵节当然也不能放过。某奶茶品牌今年出了一个名为“黑芝麻汤圆嘟嘟包”的面包,在微博刷到这个信息的下一秒,周桐就点开了自己的外卖App,发现常州竟然还没有上架,于是她拨通了店里的电话询问,才得知每天限量供应,这款面包并没有在外卖平台上架。23日下班后,她“光速”跑到店里,将最后一个面包收入囊中。

“其实味道也就一般般,但我很享受那种发现‘限定味道’并吃到的乐趣。”周桐形容自己像是一个“集邮”的人,每个节日、每个季节的“限定味道”她都不会错过,在她看来,这样过节才有仪式感。

自己动手做创意汤圆,给家人最特别的味道

这几年每到元宵节,于琳琳都会习惯性地打开食谱软件,寻找各种汤圆的网红吃法。前年用木薯粉做了“紫薯水晶汤圆”,去年用汤圆做了“金沙爆浆蛋黄酥”,今年元宵节,于琳琳决定给家人做“红糖白玉小丸子”和“脆皮巧克力白玉丸子”。

“汤圆平时不过节的时候也会吃,过节就想弄点不一样的。”于琳琳一边说,一边从冰箱里拿出已经煮熟放入凉水放回冰箱冷藏一小时的汤圆,隔水将巧克力加热融化后,用牙签挑起汤圆裹上一层巧克力酱,待到凝固,“脆皮巧克力白玉丸子”就完成了。

“‘红糖白玉丸子’就比较复杂了,需要自己和面。”用粘米粉和糯米粉混合加入温水揉成面团,再捏成丸子状放入油锅里炸至酥脆,最后用一点水把红糖化开,在锅里熬成拉丝的糖浆,淋在丸子上就完成了。于琳琳说得简单,其实为了这道创意汤圆料理,她前前后后已经失败了两次。即使每次的创新吃法成品和“卖家秀”有一定差距,家里人也总是给予不断鼓励。

“过节每年都过,年年翻点新花样,这才是生活!”于琳琳说道。

吕亦菲 文 吕亦菲 王锐 摄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