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留在常州过大年,快乐开怀不重样
2021-02-18 09:50:00  来源:常州日报  
1
听新闻

今年春节,一大批外地来常工作的新市民,放弃回老家与家人团圆,选择就地过年。留在常州过大年,滋味怎样?感觉如何?春节假期,我们的记者走进几家新市民家中,发现他们的“牛年春节”,过出了与往年不一样的况味,但一样的是,拥有与往年同样的快乐核心!

老家黑龙江的郭彬彬

邀请同事过大年,吃出浓浓东北味

这个春节,老家黑龙江的郭彬彬是留在常州过的。她不但把东北的年俗带到了夫家,还邀请了同样不回家的老乡兼同事一起过年(如图)。在她看来,在哪过年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核心内容“快乐”可是一点都没少。

“年初一,我们去恐龙园看演出、晚上看彩灯;年初二,去新世纪影城看《唐人街探案3》,顺便逛街采购打折商品;年初三,在家休息陪娃玩,顺便恢复体力;年初四,两家一起赶到淹城动物园,喂大象、羊驼、猴子;年初五,为老公庆贺农历生日,两家人去海底捞大大撮了一顿;年初六,去江南环球港玩……”说起春节行程,郭彬彬滔滔不绝。

“85后”的郭彬彬来常州9年了,在贝弈围棋教室工作。丈夫是围棋老师,常州本地人。往年春节,她要么携夫带女回东北父母家(过最冷的年、回味地道东北菜……),要么全家去北京妹妹家(看升旗、逛庙会……)。今年,女儿学校要求不出市,公司也号召员工留在常州过年,她也就响应号召留在常州过年了。恰好身为东北老乡的同事夫妇也同样留常过年,习惯了大家庭生活的她就主动邀请同事家一块过年。

和同事家一块过年,郭彬彬觉得两家十分默契:都从事围棋教学工作,有说不完的共同语言;两家都有一个女儿,生活氛围相似;都是来自东北的新常州人,生活习惯相似,都是睡到自然醒,再决定这天玩什么;同事的妻子手艺特棒,东北菜常州菜都会弄,一人掂勺、东北常州合璧,饱了两家人的口福。

郭彬彬说,东北人过年很有仪式感:年三十晚上必吃饺子,有几个饺子里必须包上硬币,谁吃着谁就一年行好运能发财。以往回东北或北京,不需提醒,家人都这么做。常州没有这样的仪式感,过年并非吃饺子不可。所以,今年除夕,在她的坚决要求下,总算把这个东北传统延续了下来:全家人一起动手包饺子,大家还都吃到了硬币。

不光是郭彬彬觉得快乐,她丈夫也觉得今年春节过出了新意,比往年更有意思:往年,每回就是该吃吃、该玩玩、该睡睡,日子似乎有些一成不变;今年为了增加过年的气氛,市棋协专门组织了线下的棋类比赛,郭彬彬丈夫和同事一起参加了围棋比赛,年初五的首日比赛,郭彬彬丈夫取得了三胜一负的开门红,也算是送给了自己一份最有意义的生日礼物。这份生日礼物,在以往过年时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舒翼图文报道

来自安徽的王祥元蒋功福夫妇

打电话,“遥控”指导儿女去拜年

2月15日,大年初四,住在星辰实验学校的校工王祥元、蒋功福还是像在老家安徽过年一样,起了个大早。“大姨夫爱喝酒,别忘了带两瓶。”王祥元一边吃早饭,一边在电话里“指导”在老家过年的儿子、女儿上亲戚家拜年的注意事项。

王祥元夫妇来自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已来常工作14年。夫妻俩都在星辰学校食堂工作,王祥元是点心师傅。往年,一放假他们就回金寨了,今年因为疫情,他们一早就打定主意要留在常州过年。“我们在学校工作,面对的都是孩子,个人的防护工作一点都不能松懈。”王祥元夫妇有一双龙凤胎儿女,都在安徽上大学,家里还有一位78岁的老母亲,是他们最牵挂的。

这是夫妻俩第一次留在常州过年,虽然没有更多家人的陪伴,却照样热热闹闹——

除夕中午,两人和校领导、留常过年的校工们一起吃了顿团圆饭。晚上,他在学校宿舍喝了点小酒后,打开手机,视频“指导”在老家陪奶奶过年的儿女开油锅,炸鱼丸、肉丸、山芋丸。

年初一,按照老家的风俗,夫妻俩吃了亲手包的饺子后(如图),开始电话拜年。王祥元有4个叔叔一个姑姑,蒋功福的亲戚也不少,两边一加,两人一早打了60多个拜年电话,说了一上午的“新年好”!

年初二至初四,王祥元天天“遥控指导”儿女去各家亲戚家拜年。他很细致,哪家亲戚家要带什么礼物,注意说些什么,都一一跟孩子们交代好。每天傍晚,还要再来个“查漏补缺”的电话总结,生怕孩子们漏掉了哪一家。“以前我们山区拜年都靠两条腿走,现在好了,山里村村也都通了公交车,拜年方便多了。”蒋功福说。

年初五,王祥元夫妇和校工们一起,提前开始防疫消毒和开学准备工作。打扫卫生、清洗厨具、消毒碗筷……新一年的忙碌又来了。

“从常州北站坐火车,2个半小时就可以到六安,再花2块钱,坐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就到家了。”蒋功福说,“等疫情好转,我们再回家,看看老母亲!”

徐丹 臧剑斌图文报道

周春利孙松一家子

西北和南方的年味在常州汇聚

“这个年过得很特别,感觉很好,也让我一夜之间长大了不少。”新常州人周春利在结婚8年后,第一次与自己的母亲、公婆一起,在常州的小家过了新年。她感慨地说,这个特别的新年,唯一的遗憾就是父亲在老家没能来,希望下次有机会,来个真正的大团圆。

周春利住在万水美兰城,老家在陕西汉中,丈夫孙松来自扬州高邮。2月14日,记者来到她家时,她妈妈正在做陕西粉皮,招呼记者一定要尝一尝。客厅里,周春利的公婆正带着两个孙子玩得不亦乐乎。3位老人说,这是第一次在孩子的小家过年,也是第一次和亲家一起过年。

往年春节,周春利和孙松都回汉中,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他们决定留常过年。去年初,周春利生了二宝,妈妈一直在常照顾,因为小夫妻不回去,她也只能留下过年,孙松的父母则在大年三十赶到了常州。跨地域组合的这个小家庭,一方来自西北,一方来自江南,饮食、习俗有诸多不同,在年味上碰撞出了许多有趣的火花。

“我们那边的年夜饭必不可少卤味,猪耳、猪脚、豆腐……能卤的都卤了;公婆这边,年夜饭讲究取好兆头,特地上了一道芹菜,寓意要勤劳……”周春利笑着说,她家的年夜饭共10道菜,融合了西北和江南的饮食文化,特别有意思。更有趣的是,饭后,公婆在洗好的每口锅里都放了鱼、肉和饭,意思是锅不能空,明年还要有吃有喝,有更好的日子。

年初一一大早,周春利就把大儿子叫了起来,给3位长辈一一磕头拜年(如图)。这一幕,让公婆有些诧异,因为,他们那边过年已很少见磕头了。“说实在话,在我老家,年味要更浓一些,礼节也保留得更完整一些。”周春利说,在汉中,小孩拜年必须要给长辈磕头,以示庄重。去哪家,会先在门上扔一个小炮,提醒我来拜年了。大街上张灯结彩,打鼓、踩高跷、舞龙舞狮、老百姓着民族盛装进行表演,一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在常州,街上虽然也挂红灯笼,但静悄悄的。

以往过年,周春利和丈夫回汉中,平时的假日则去高邮,双方的老人很少见面,在一起过年更是首次。“妈妈和公婆都特别勤劳节俭,平时不怎么出来玩,所以趁着过年,就带着他们到处转转。”周春利说,这几天,一大家子去了恐龙园、青枫公园,在一起拍了很多照片,老人很开心。“看到父母那么开心,我们也很高兴,第一次觉得,我们真得长大了,能为父母做得更多,以后一定要尽量创造机会,跟父母多团聚。” 芮伟芬图文报道

来自南通的施陈

亲手做的糟扣肉,寄给爸妈尝一尝

“奶奶,你做的香肠真的太好吃啦……”大年三十晚上,留常过年的施陈一家在和南通老家的父母视频拜年,他的儿子小施同学吃着奶奶寄来的腊肠夸赞道。

以往,他们一家三口都是回南通老家过年,今年,虽然沪苏通大桥通车了,回家时间可以减半,但他们还是选择留常过年。

“以往每年都是回家吃现成的,今年虽然要自己动手,但想念的味道一个不落,老家的父母依旧帮我们安排得妥妥的。”施陈说,“结婚8年,我还是第一次留在常州过年,父母知道后也很理解,年前一个月就开始给我们张罗着寄年货。”那些施陈一家心心念念的蒸年糕、灌腊肠(如图),妈妈都提前做好,用快递寄来了常州。“妈妈很有心,为了保证我们吃得新鲜,这些先做好的在年前大半个月就寄来了,后来又陆续给我们寄了现杀的老母鸡、烧好后再冷冻的烩羊肉、藕夹、肉圆……平时省吃俭用的老人,为了我们,前后一共寄了3次年菜,快递费都要好几十元!”

作为子女,平时不常做饭的施陈,特意和爱人一起学做了常州的特色菜——糟扣肉,给父母也寄去了2碗。“现在条件都不错,父母也都不缺什么,所谓的‘年味’,就是大家心意的味道。”

除了年菜一如既往地丰盛外,让施陈一家更惊喜的是,由于不回老家过年,儿子小施和关系好的小伙伴约了不少有意思的活动,日程被小伙伴的爸妈安排得满当又妥帖:不仅去常州博物馆体验了泥塑、印泥书签制作,学着一起包了饺子和春卷,还打卡了瞿秋白纪念馆、西太湖、文化广场。“从大年三十开始,孩子每天都有活动,日程被小伙伴的家长安排得满满当当,只要跟着走就行,玩得开心的同时也学了不少东西,认识了新朋友,这也是往年我们回老家过年接触不到的。”施陈说,在陪儿子玩耍赴约的同时,也熟悉了好几位家长,大家在带娃的过程中也结下了友谊,常常活动完了还能一起约个饭,每天都热热闹闹,没有一丝冷清。

尹梦真图文报道

来自山东的吴宏伟

头一次,和父母在常州过了个团圆年

大年初六上午,来自山东的吴宏伟提前一天来到公司,为上班做准备。陪他去公司的,还有年近七旬的父亲吴同兴。“龙卫集团这个名字响亮,装潢也大气。”第一次踏进儿子公司的大门,老人家先是兴致勃勃地点赞,回想起儿子为了和妻子团聚、来常创业的艰辛,又连说“不容易”,“我这个儿子,不孬。”

38岁的吴宏伟毕业于南京森林警察学院,2007年在常州朝阳桥派出所实习时认识了妻子。2008年毕业后,进入连云港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成为一名刑警。2011年来到常州,从一名普通保安做起,直到拥有了自己的保安、物业公司。

“毕业后当了3年警察,每年过年都因为太忙没法回家,后来到常州当保安、开保安公司,过年又是最忙的时候,也都没回家。”吴宏伟说,去年,本想抽空回老家,因为疫情原因又耽搁了,“今年公司员工基本都不回家,我肯定也不能回去,想着爸妈在老家很孤独,心里不是个滋味。”想到这里,吴宏伟心里一动:何不趁此机会,让爸妈来常州过年。于是,他迅速给爸妈订了火车票,把他们接了过来。

毕业13年后,第一次陪父母过年,大年三十晚上,吴宏伟开了一瓶朋友送的老酒。平时几乎不喝酒的吴同兴,破天荒喝了半斤多。对于儿子,吴同兴更多的是理解:“他以前是一名警察,脱下警服实属无奈,到常州来后,也是吃了不少苦。”

春节期间,吴宏伟为父母精心安排了行程:带父母逛了常州老城厢、新城区,去了淹城春秋乐园、恐龙园、西太湖(如图)。年初六上午,他特意带父母到公司坐一坐、看一看。

“吃年夜饭时,父亲也小小地抱怨了一下,说我毕业后就没陪他们吃过年夜饭。以后,老两口在常州定居,我终于有机会多尽尽孝,弥补一下过去的亏欠。”吴宏伟说。

汪磊图文报道

来自安徽的宋梅军

把20多名员工都留在常州过年

“今年过年是我们全家最齐整的一次,不仅儿子、媳妇都在,店里的20多名员工也在一起吃了年夜饭。”说起今年在常州过年,凌家塘海鲜店的宋梅军十分开心。

宋梅军夫妇都是安徽人,以往每年,他们都要回安徽老家过年,今年,不仅两人都留在了常州,儿子儿媳和两个小孙女也都留在常州过年。

在凌家塘海鲜水产市场,宋梅军的海鲜店十分显眼,不仅是进市场的第一家,还配有自己的海鲜饭店(如图)。往年,店里的员工年前就走得差不多了,海鲜饭店也早早打烊。今年,宋梅军一家留了下来,还把店里的20多名员工也留下一起过年,并承诺:凡是过年留下来的,不仅能额外拿过年红包,还一直供饭到正月十五。

“往年,我们店里只留下几个人,维持一下生意。今年,大家都留在这里,年过得特别热闹。”宋昊是宋梅军的儿子。为了增加年味,他从小年夜开始,就带着老婆孩子在店里贴福字,还把窗帘全部换上了喜气洋洋的红色。他说,平时忙着生意,一到过年就回安徽老家,实在没有时间陪老婆孩子逛街;今年店里留下来的人多,过年时大家可以轮休,抽时间在常州逛逛;他也总算有时间可以带老婆和两个女儿一起去逛逛江南环球港了。

骆用庆是宋梅军店里的老员工了,干了10多年,每年也都要回安徽老家过年,他说:“我们在外打工的,一年到头本来最盼望的就是能回老家看看,但今年过年留在常州,年夜饭开了3大桌,大家在一起也特别热闹开心!”

宋梅军准备的年夜饭,一桌有近20道菜,全部是时令菜和海鲜,不仅有大龙虾、生蚝、扇贝,还特意请安徽籍的厨师做家乡有名的臭鳜鱼。

“以往过年供饭,过了年初七就停了,这次考虑到大家留下就地过年,便按照乡俗,一直供饭到正月十五。”宋梅军告诉记者,店里20多名员工,不仅有安徽的,还有来自河南、四川等地的,为了让年味持久一点,他今年特意在年前请师傅做了很多卤菜,并准备了米酒、红酒等,让大家每天都吃得像过年一样开心。

虽然不能回去,为了让大家都能和老家亲戚联系上,宋昊还用微信、QQ等方式,帮助他们大年初一与老家连线拜年,让他们过年也能和家人说说话,甚至看看思念的亲人。

王淑君图文报道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