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免费送玩具?充值能返利?骗子盯上了刚放假的孩子
2021-02-01 16:44:00  来源:常州晚报  
1
听新闻

从1月22日开始,常州市中小学陆续放假,儿童遭遇诈骗的警情也有所上升。记者从市反诈骗中心获悉,一周以来,常州有十多名中小学生陷入圈套。“孩子刚放假,骗子就盯上了他们!很多同学都喜欢玩手机,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不要将支付密码告知儿童。”市反诈骗中心民警介绍。

重点案例1

玩具免费送?小女孩刷了爸爸3000多元

1月19日,天宁公安分局局前街派出所接到报案称,家中小孩遭遇网络诈骗。接到报警后,民警迅速来到报警人家中了解情况。

据了解,受害者是报警人的女儿小王,今年11岁,常州某小学五年级学生。1月17日,小王玩抖音时收到私信称可以免费赠送玩具,于是添加对方微信并被拉入一个微信群,群主承诺交了保证金即可发货,随后退还保证金。小王用父亲的微信,将钱转入自己微信再以微信群内发红包的形式交了保证金,后对方又称需要交材料费,小王用同样的方式又交了材料费。对方还问小王要其他费用,王某便将父亲微信号拉入群,直接用父亲的微信发红包。

发了几次红包以后,小王发觉可能被骗,但是群主称预定了产品不继续付钱会导致之前的钱没法退回,会影响父亲的征信记录,还要求小王将父亲手机里的银行扣款信息删除。小王觉得很害怕,于是将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发现被骗后报警,共损失3000多元。

重点案例2

误信“充值返利”,15岁学生被骗2000余元

1月26日,市反诈骗中心接到15岁学生小徐报警,他在网上参加充值返利活动被骗2000余元。上周,小徐被陌生网友拉入一个280余人的QQ群,群内发布广告称公司为感谢网友组织了福利回馈活动,充49元可返80元现金,充值越多返利越多,最高可充3000元返还9000元。

小徐信以为真,加对方微信好友咨询此事。随后,小徐被拉入一个充值返利的微信群,他第一笔转账49元后得到了80元的“返利”。尝到甜头后,小徐开始充值更大金额,结果对方不再返利,还以手续费等理由要求小徐继续转账。

警方提醒

寒暑假是充值返利类诈骗的高发期,受害者多为中学生

1月29日,记者来到市反诈骗中心,民警秦瑶介绍,在充值返利类的诈骗案件中,未成年学生是易受害群体,寒暑假期间是此类诈骗的高发时间段,“受害者大多数都是15岁上下的中学生,骗子除了使用‘公司回馈网友’的借口,还会使用‘明星感谢粉丝’‘富二代生日’等借口实施诈骗。”

不过,骗子的诈骗手段万变不离其宗,都是谎称充值后能得到高额返利,刚开始给予一些甜头,在受害人加大筹码后以各种理由推迟返利,要求受害人继续转账。

秦瑶提醒,“学生党”要注意关闭QQ的“允许陌生人拉群”功能,堵截被骗子拉进诈骗群的风险。发现被拉进陌生群聊,要立即退出并举报,同时要提高警惕,不要贪图小便宜。

警情周报

冻结涉案资金8000多万元

根据警务平台警情库统计(1月22日至28日),本周共接报通讯网络诈骗警情384起,同比上升212.2%,环比下降8.1%,预警拦截境外语音诈骗电话2548起,新冻结涉案资金5154万余元,续冻涉案资金2923万余元。

从发案类型来看:网络诈骗317起,电话诈骗51起,短信诈骗16起;从作案手段来看:网络贷款类诈骗61起,投资理财类诈骗61起,兼职刷单类诈骗48起,虚假博彩类诈骗47起,虚假购物类诈骗24起,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14起。

其他案例

金坛一家公司出纳被骗83万元

受害人王女士是金坛区某企业的财务出纳。近日,她收到通知,一位自称是该企业的老总发来一条QQ邮箱信息,信息要求王女士加入某QQ群。

进群后,群内的“老总”让王女士将企业的常用账户的余额截图发在群里,王女士照做后,“老总”称正在开会,马上会安排王女士办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果然没过多久,对方将一个银行账号发给了王女士,并告知转账事由为借款。作为出纳的王女士便按照要求,分两次向对方指定的银行账号转账83万元。随后,“老总”再次提出转账要求,这个时候王女士发现老总并没有在开会,这才得知被骗。

顾燕 汪磊

标签:案例;诈骗;充值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