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不断规范建筑市场、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助力全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城市发展和繁荣搭建更加牢固的“骨架”。
“常州建造”: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齐升
2016年至2020年10月,全市共开工4015个建筑项目,面积11228.67万平方米。面对庞大的行业群体,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建设工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综合监督执法改革试点,全面推进建筑业企业信用考核工作,稳步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持续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持续强化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大力推行精益建造、数字建造、绿色建造、装配式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不断提升“常州建造”品牌的含金量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品质,为常州城市发展和繁荣搭建更加牢固的“骨架”。
据悉,我市现有建筑业企业2500家,特级资质3家,实现特级资质零的突破。2019年我市建筑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获得国优工程3项、扬子杯61项、省标化工地635项。
以建筑业企业信用考核为抓手,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打造常州“一盘棋”的建筑市场格局
近年来,市住建部门多措并举,不断努力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我市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施工总承包管理,规范承发包行为,有效遏制了“三包一靠”等乱象,同时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此外,我市长期致力于建筑业诚信体系建设,对企业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和市场行为量化评分,动态公布,不断优化、完善建筑业企业信用考核工作,打造常州“一盘棋”的建筑市场格局,实现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两场联动”,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探索建筑市场失信主体“黑名单”管理,逐步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建筑市场监管新机制。
记者从市住建局建筑业管理处了解到,目前各地普遍采用经济、技术“二元”评标法进行招标。一些投标企业一旦中标,为了利润最大化,经常不按投标书中的承诺进行施工,甚至违法转包、分包,形成施工现场与交易市场脱离甚至背离的情况。而我市首创的“三合一”综合评估法,则将建筑业企业的信用评价结果引入工程招投标,也就是说,在价格、技术相差不多时,企业信用分越高,中标的几率就越高,从而避免了单纯的价格竞争。市住建局建筑业管理处处长徐亚明说,“该系统设计科学、公平、公正。企业中标,信用分占了很大比重,没有企业愿意冒着降低信用的风险去陪标。再加上招投标全程电子化、资格后审等措施,杜绝了低价中标等现象,这为建筑施工企业提升工程质量打下良好基础,从而形成优质优价、优价优质的良性循环。”
“国家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治欠保支工作,我市严格贯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要求,大力推进实名制考勤等制度落实,切实维护建筑农民工合法权益。”徐亚明说。
以推进质量标准化管理为切入点,精品工程持续涌现
建筑工程品质稳步提升
星河澜月湾工程位于西太湖揽月湾,该项目于去年12月开工,建成后,常州将再添一精装式超高层精品住宅。
项目施工单位——江苏佰拓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议告诉记者,在建设过程中,他们采用组合铝合金模板这项新技术,不仅使用次数是木模的30倍,而且因为铝模的刚度好,因此成型效果好,后续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形成光滑的表面,完成了传统木模无法达到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赵议表示,采用组合铝合金模板制模、浇筑后,可以将原先正负8毫米的垂直度、平整度误差降低到4毫米之内,彻底杜绝了房屋市场上常常出现的空鼓开裂等问题。 “采用这样的技术达到一次成型的效果,在精装过程中对一次结构(混凝土板、墙、柱梁、楼梯)无需再做任何调整,在省材、省工、省人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建筑物观感。”
记者了解到,传统建造方式往往会出现施工误差,市民陈先生就表示,装修施工过程中往往依靠大量粉刷弥补偏差,入住后可能会发现瓷砖未贴齐、橱柜与墙体之间缝隙过大等问题。 “该小区采取的措施,很好地解决了装修时‘这里补一点’‘那里打一点’的老大难问题。”
近年来,我市以推进质量标准化管理为切入点,逐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全市建筑工程品质稳步提升。
——大力倡导精益建造“才良模式”,打造文化广场、新乐花园、美的翰林府等具有常州特色的精品工程,打破传统施工理念,以工作包作为施工工序划分的最小单元,划分住宅施工的全部工序流程,遵循现代制造业流水生产对精细作业的要求。
——努力打造工程创优常州特色,修编常州市《建筑工程特色做法标准化图集》,总结提炼优质工程中细部节点的77个特色做法,将工艺流程、作业标准、质量要求、做法详图等进行了描述,做到优质工程细部节点做法标准化、规范化。
——出台《关于加强我市新建成品住房建设管理的通知》,从落实参建单位质量主体责任、加强成品住房装饰装修设计管理、实行“交付标准样板房”制度及严格成品住房工程验收管理等七个方面,加强精装修住房全过程管理。
——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为工程质量提供技术保障,积极推行 “实施有标准、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模式。
夯实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基础
始终保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高压态势
今年5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实施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以下简称“建工安责险”),夯实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基础。
据悉,为健全我市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机制,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提高企业风险抵御能力,提高行业安全管理水平,市住建局及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在我市建筑施工行业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通知》,规定自今年5月1日起,全市新申领施工许可证的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及轨道交通项目,施工企业必须投保建工安责险。
人保财险常州市分公司风控管理中心主管陈炜介绍,建工安责险是针对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拆除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第三者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意外事故造成的施工人员人身伤亡以及上述事故产生的抢险救援以及法律服务等善后处理费用,由保险机构(共保体)给予投保企业和被保险人限额赔偿的一种商业保险。陈炜表示,依托建工安责险的推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引入第三方开展风险预防工作,邀请中介风控机构和建筑领域专家库专家,为在建项目提供风险辨识服务。“目前,我们在已经投保的项目中筛选了115个项目,到现场查找隐患、提出风险整改建议,在施工过程中规避一定风险。” 陈炜说,“10月底,在对天宁区红梅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项目施工现场风控检查的过程中,就发现了易燃易爆物品未分类储藏在专用库房、开挖深度2米及以上的基坑周边未按规范要求设置防护栏杆等问题,对此提出了立即整改的建议,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陈炜表示,建工安责险与原先的建工团意险相比,保险费率更低、保险方案更完善,在降低参保企业保险成本的同时,为工人提供了更广的保障范围。“在参保的同时我们创新服务内容,在现场把控风险之外提供安全培训、救援演练、消防培训等,直面一线工人,增加一线工人的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率。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事故发生后的保险保障方案,满足施工企业对一线施工人员及第三者的风险保障的需要,另一方面创新建筑施工行业风险防范管理模式,加大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服务。”
近年来,我市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根据《常州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制定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任务清单,坚持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与长效管理制度落实紧密结合,始终保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大危大工程管理力度,建立全市“危大工程”专家库,规范专家论证管理工作,严格危大工程施工过程监管,尤其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过程风险监控,避免事故发生;大力推行塔式起重机在线安全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及施工现场临边、洞口使用标准化、定型化防护设施,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强化落实我市建筑工程领域企业主体责任。制定《常州市建筑工程领域<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事项清单>宣贯方案》,通过组织培训等多种形式,指导企业落实《清单》要求;强化事故责任企业联合惩戒措施,对事故企业立即限制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严格规范事故企业约谈、月度自查上报等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采用加大对企业信用分扣除力度、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和限制市场准入等方式,倒逼企业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以创建绿色智慧示范工地为载体
“绿色”“智慧”在工地大显身手
走进位于新北区三井街道东经120°与龙沧路交叉口的常州世茂广场商业二期项目施工现场,戴上安全帽,安装在帽子内的智能芯片将实时采集你的位置信息并上传,同时进行语音安全提示;周遭的扬尘控制系统不停检测着整个场地上的环境,一旦发现大气污染物排放超标,就会自动打开喷淋进行降尘;基坑周边、电梯井口等危险区域在防护设施上安装了便携式传感器,一旦围栏围护受损或者被拆除,则立即触发报警并发送短信至相关人员手机……这些监测情况和数据反馈,都在“智慧工地”平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自从运用该平台后,塔吊司机吉宝在每次作业时都要“刷脸”进入。在操作塔吊的时候,通过内部和外部的摄像头,塔机吊钩及其吊装物品持续出现在监控系统的画面中,再通过驾驶室内的视频屏幕实时显示出来,这样一来,吉宝能够全程看到钓钩所在的工作范围,减少了因为视线受阻而造成的盲吊现象。 “当吊钩上的物品超限载重量,机器会自动报警、断电。这些措施将避免可能存在的各种碰撞隐患。”
建设工地上,工人在操作施工电梯时,需要“刷脸”进入。
据悉,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目前,工程主体施工阶段已经结束,进入了装修阶段。江苏成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沈州介绍,施工过程中,他们在电脑和手机端分别安装了“智慧工地”平台,由参建各方通过平台对建造过程来进行监督管理并进行数据留存。除了上述功能外,该平台还对卸料平台、深基坑、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等进行监测和预警,查看运行状况和是否存在违规操作等。管理人员在现场巡查发现隐患,可上传发布问题,整改后拍摄照片在回复中发送,发起人看到整改照片后判断是否整改完成,完成即可点击完成按钮闭合检查。甚至通过人脸识别连接智慧工地平台,工人们可在体验区利用VR技术体验高空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火灾等15项建筑工地常见伤害。“运用该平台,我们实现了全环节、全过程的智能化监测。”
沈州表示,在“绿色”施工方面,他们也在各个环节都严格把控。项目部购置了2万平方米防尘覆盖网,对整个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裸土进行全面覆盖;办公区和生活区采用轻钢活动板房搭设、围墙采用可拆卸式围挡,从而周转使用;对现场、办公、生活区用水量较多的用水点装设水表,建立用水节水统计台账;合理分配施工机具,不同工种间施工机具共享,大型机械单独配置电表,定期监控能源利用情况;基坑支护为垂直支护,基本只保留必要施工操作面,大量减少放坡支护开挖土方。“环保、节材、节水、节能、节地一样都不能少。目前,我们的项目获评‘江苏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江苏省绿色智慧示范工地’。”
近年来,我市大力倡导绿色建造理念,加快发展绿色施工,积极推进绿色建造,将绿色施工与优质工程、标准化示范工地创建相结合,积极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并建立绿色混凝土、绿色砂浆等“绿色+”建材标识制度。此外,还将研究制定指导绿色施工的标准和导则,组织专家编制《常州市绿色施工标准化图集》,加快推动我市绿色施工发展,努力实现高水平绿色建造。与此同时,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以创建绿色智慧示范工地为载体,大力推行“智慧工地”建设,将施工扬尘在线监测及防治、塔吊预警、维护倾覆报警等纳入信息化管理。2019年,全市共有10个项目获得省级绿色智慧奖补资金;今年,我市获批两个省级建筑施工绿色智慧示范片区。
全媒体记者:董逸
通讯员:杨皓
摄影:夏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