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其乐融融“搭伙”半年 迁居过渡期的幸福生活
2020-11-11 15:05:00  来源:常州日报  
1
听新闻

迁居过渡期:“搭伙”180天

“今天吃菜肉馄饨,有空的都回家哦!”

“好的,收到!”

“辛苦啦!”

11月4日一早,77岁的许慧娟在宗亲微信群里发了一条吃馄饨的消息,引来不少人的回应。上午,她和几个小姑子忙着摘菜、洗菜、拌馅、包馄饨。中午,一碗碗馄饨出锅,香气扑鼻,10多人围坐一起大快朵颐。

许慧娟和丈夫许进庭一直生活在天宁区雕庄街道朝阳村委柏墅村民小组。今年5月初,整个村民小组全部拆迁,可安置房还需要一两年时间才能入住,夫妻俩和村子里的宗亲们一度为去哪儿过渡而犯愁。

“平时在村上,我们就喜欢聚在一起聊聊天。”许慧娟说,拆迁前,大家聊的最多的话题是去哪儿过渡,有提议租房子的,也有投奔亲戚的,总之都不太满意。许进庭的二妹许银珍在与村子一路之隔的地方有几间商铺,多年前开过酒店,现在门面出租,就空了些房间出来。“姐姐、妹妹、嫂子,你们干脆搬来我这一起住吧!”就这样,许进庭夫妇和二姐、小妹、二姐儿子一家陆续搬进了许银珍家。加上之前就和许银珍一家住在一起的许进庭的大妹妹,6个大家庭生活在了一起。

这一聚,至今已经半年了。大部分小辈都另有住处,但每天晚上都会来陪父母一起吃饭,所以,许银珍家每天晚饭要烧十七八个菜,最多时有25个人一起吃饭,吃的还是“流水席”。每天的大菜,不是鱼虾就是红烧肉、炖鸡,小炒和蔬菜就更多了。每天傍晚,第一批“上桌”的是长辈,大概五六个人,吃得最少也吃得最快;第二批“上桌”的,则是大人喂的孙小辈;小朋友们吃完,中坚力量的第三批才“上桌”,他们往往要喝点酒,所以是最晚一批吃完的。

香喷喷的“流水席”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甚至把许进庭外甥的好朋友都吸引了过来,自掏1000元“入伙”费,每天一到饭点就准时出现。许慧娟说,平时,外甥小建负责买菜,外甥卫东负责烧中饭,小建和他女婿负责烧晚饭。搭伙的第一个月,许慧娟特意计算了一下,每月伙食费分摊下来,每人每天约15元。于是,大家商议后决定,每个家庭每月预交1000元,月底多退少补。

许慧娟说,因为拆迁,大家相聚在一起搭伙过日子,180多天了,依然其乐融融,这个迁居过渡期,大家心里都暖暖的。

童华岗 陈凌虹 郑蓓图文报道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