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常州市锡剧院创排《永远的华罗庚》
2020-08-18 12:30:00  来源:常州日报  
1
听新闻

常报全媒体讯 由市锡剧院创排的锡剧校园音乐剧《永远的华罗庚》日前在凤凰谷大剧院完成录制。这是市锡剧院面向市场推出的又一部原创作品。

《永远的华罗庚》剧照。

《永远的华罗庚》讲述了华罗庚的成才故事:聪明却顽皮的华罗庚,在金坛中学校长韩大受的引导下,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他经历了家贫辍学、慈母病逝、腿脚残疾等种种磨难,始终坚持自学,最终被清华大学录用,走上数学大师之路。

担任剧本创作的市文化艺术研究所青年编剧丁杰介绍,该剧通过少年华罗庚的成长历程,表现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爱国知识分子教育救国、科技救国的艰难历程,以及华罗庚不向厄运低头,努力为振兴中华而学习的精神。

“考虑到纯锡剧对观众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这部作品,我们采用了锡剧音乐剧的形式,时长控制在50分钟左右,更适合青少年观众。”市锡剧院院长孙薇说,推出这部作品,一方面是希望华罗庚的成才励志故事能走进青少年观众的心里,对他们产生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也希望小观众们观看后,能对锡剧留下印象甚至产生一定兴趣,达到双赢的效果。

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更好的舞台呈现?导演王胜标介绍,剧中有不少新的尝试,比如借鉴古希腊戏剧中歌队的形式,用四个面具人虚拟化地表现社会群体,发挥串联剧情、发表评价等多种功能。“还有道具方面,充分利用板凳的组合变化,来表现床、凳、桥等等。”

从幕后到台前,《永远的华罗庚》的呈现都由市锡剧院独立完成。“虽然是第一次尝试锡剧音乐剧,有很多挑战,但团员们都非常投入。”孙薇介绍,该剧的作曲配器由邹文彪负责;演员采用两组阵容,一组是团里目前最年轻的第六代演员,如彭云波、汤达等,另一组则是即将随团实习的第七代传人。孙薇说,相信真刀实枪的演练将对年轻演员积累表演经验、实现快速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该剧已被列为市委宣传部人才培养资助剧目,计划在进一步打磨提升后进入校园演出。 (周茜/文 毛建平/摄)

标签:华罗庚;锡剧;音乐剧
责编:王宛璐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