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唉,又下雨,又被这个天气预报骗了……”钱小明揉着惺忪的双眼,瞅着屋外阴转小雨,再次愁眉不展。
长江中下游一直是梅雨的“主战场”,金坛也不例外。今年的“暴力梅”于6月9日登场,较往年有过之而无不及。频繁的暴雨,迫使“南沿江”建设涉及110kV方五7829线、方川7843线40#-41#线路迁改工程已停工7天,工程进度严重滞后。
南沿江城际高铁是江苏省又一条东西向快速交通走廊,是南京-上海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的高速铁路,自2018年10月开工,是沪宁间第3条高速铁路,途经长三角地区城市最发达的地区,沿线的句容金坛等地将一举进入高铁时代,融入沪宁一小时高铁圈。
南沿江高铁金坛段涉及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7处、20余条,与之对应的迁改工程为规模较大、施工复杂、风险度高的作业项目。
钱小明是常州金坛金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分公司的一名项目经理,也是此次“南沿江”建设涉及35kV以上输电线路改造的项目负责人。自6月12日,他带领施工队在全省率先完成3条220kV线路迁改后,就马不停蹄地开展110kV及以下线路改造作业。
他心里盘算着,方川、方五迁改工程的计划停电时间为7月6日-7月8日,目前两基跨南沿江高铁路基的灌注桩还未完成施工,算上灌注桩养护时间,必须在6月29日前完成才能满足工期要求(该110kV线路在铁路路基正上方,铁路施工安全距离不足,必须迁改)。铁路跨204县道采用现浇梁,工期需要250天左右,如该110kV线路迁改工程不能如期完成,将影响南沿江铁路明年年底顺利通车。自从梅雨季到来之后,连续的雷雨天导致现场机械设备无法进场,且施工现场地处低洼处,有的地方积水深度达20-30cm,带电设备在雷雨天气下运行不安全,特别是钻机在线路正下方施工,可能会遭到雷击,无法确保机械和施工人员安全。
钱小明一直在关注天气预报,终于6月28日暴雨停歇了。当天中午,他跑到现场查勘,发现经过一上午的阴天,现场积水已基本消退。以钱小明多年的现场施工经验判断,等到傍晚可能机械设备就可以进场,只要明天中午之前不下大雨,晚上连夜钻孔就可以完成一基灌注桩施工。设备进场后,另一基灌注桩再等梅雨喘息的时候伺机施工,6月29日前完成两基灌注桩施工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钱小明决定主动出击,打消连日的雷雨天气带给施工队的懈怠心理。于是他立刻开车返回公司,召集现场施工人员开会,将他的施工计划和盘托出。
下午四点半,机械设备开始进场,身为现场负责人的钱小明,早已提前半小时到达施工现场,为接下来的施工筹划着。到了下午六点,机械设备已就位,现场少许积水抽干后,准备开钻。刚开始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着,直到夜里11点多,钻头突然打不下去了。钱小明观察了一会儿钻机的转速和扭矩,说:“不好,可能打到岩石层了”——此时的钻孔深度已达到10米,再打2米就达到设计孔深了。屋漏偏逢连夜雨,原本预计5-6小时完成钻孔,现在遇到岩石层,钱小明的施工计划被打乱了。
到了深夜,钻孔又遇上岩石层,进展缓慢,闷热的环境以及蚊虫不消停的叮咬使得作业人员逐渐焦躁起来。钱小明知道,现场情况越是棘手,身为负责人就越不能慌张忙乱,要从容应对,带好施工队伍。钱小明向全体施工人员说:“兄弟们,今夜是按时完成灌注桩施工的唯一机会,我们必须咬牙干完。只要控制好钻机转速和钻杆推力,慢慢打,机械设备不会损坏,多花些时间就能打穿岩石层”。话音刚落,钱小明就走到钻机操作位置,拿出十足的耐心,凭借自己多年来的施工经验,两眼死死盯住钻机转速和推力,将它们控制在合适的数值范围内,一旦发现钻头有跳动,转速有变化,就及时调整设备,使转速恢复正常。
不知不觉中,钱小明已盯着钻头足足看了四个多小时,终于在29日凌晨四点十分时打穿了岩石层,钻进速度恢复正常,最终在早上七点多顺利成孔。上午十点混凝土按时到达施工现场,再经过3小时的浇筑,终于在下午两点完成该基灌注桩施工。看着完工的灌注桩,钱小明如释重负,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了。(罗春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