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常州地名历史文化大辞典》首发 收录22687个地名
2020-05-18 09:26:00  来源:中国常州网  
1
听新闻

常报全媒体讯 5月16日,《常州地名历史文化大辞典》(以下简称《大辞典》)首发仪式,在常州工学院辽河校区举行。本辞典共400余万字,收集有文字记载开始到2010年间的常州各类地名22687个。

由上海辞典出版社出版

《大辞典》收录历史上常州(郡、府、路)核心区域地域范围内曾经产生并使用过的所有地名。词目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名称、行政区划名称、居民地名,以及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等名称。分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和人文地理实体地名两大类,内容分为“释义”“史载”“附着”三部分。正文后设有常州历史地图、常州市历史沿革简表、1996-1980年常州市新旧地名对照表、常州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

本书《序》中有这样一段话,常州这座历经2500余年风雨的历史文化名城,曾名延陵、毗陵、晋陵、南兰陵、武进等,隋开皇九年(589年)始设“常州”至今1400余年,清代统领8县的常州府誉称“中吴要辅,八邑名都”;然而,“拆”得太多,昔日府城、县治鲜有遗存,相信本书能让读者温故知新、受益匪浅。

据市民政局区划处处长戴亚君介绍,常州从2008年开始历时三年开展了地名普查试点工作,对常州地名进行了全方位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常州区划地名信息库”,为编纂《大辞典》打下了坚实基础。据了解,《大辞典》由马树杉为首的常州工学院编纂团队历时八年完成。作为本书主编及原常工院院长,马树杉在首发仪式上动情地说,常州是个古老神秘、美丽富饶之地,地理优势明显、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丰富灿烂,令常州后生高山仰止、叹为观止;常州工学院是市委市政府和常州人民出资举办的地方高校,始终把“为常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作为办学宗旨;市民政局“老地名保护和利用”的现实需求,让常工人认识到“以地名为切口和线索研究常州历史文化,是一条可行的学术研究路径”,进而依托市委市政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软件工程项目”,将想法变成了现实。

《大辞典》主编马树杉发言

中国地名学会副会长、《大辞典》序言作者商伟凡,东南大学古文献学研究所所长王华宝教授对《大辞典》高度评价,并发来贺辞。作为一部“发现常州、了解常州、记住常州、宣传常州”的鸿篇巨著,记者了解到,这八年来,《大辞典》编纂团队翻阅古籍、穿越历史,深入村落田间访谈,上至40℃酷暑下到零下8℃寒冬,探本穷源、厘清沿革,从没有间断过。

马树杉一再称《大辞典》是一本“小书”。常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春伟在首发式讲话中指出:放眼常州历史,编撰《大辞典》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也是常州市政府大力支持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大辞典》的出版有助于我们正确了解历史,深刻认识现在,准确展望未来;对提高常州的开放度、知名度,增加常州人的自豪感、凝聚力和创造力意义重大;是常州文化建设中的一个贡献、一个创新、一个突破;不仅有文化意义和学术意义,也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更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常工院党委书记曹雨平、孙春伟、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陈满林、市社科联副主席叶英姿共同为市图书馆、常州大学图书馆、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图书馆捐赠《大辞典》

首发式由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常州工学院共同主办,常工院副校长汪群主持。(聂红 周绍萍 王超)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