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公证事项、教育服务……常州大力推行"一网通办"
2019-01-21 09:45:00  来源:常州日报  
1
听新闻

  小通讯 

  兰陵街道的“菜单” 

  办理社会救助的资料,是交到社区还是街道?如果要先咨询相关政策,应该到哪一级政府部门?记者日前从兰陵街道获悉,作为天宁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向基层延伸的试点镇(街道)之一,该街道梳理形成了辖区内街道和村(社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36项、公共服务事项62项,为辖区内居民和企业提供一份清晰的服务“菜单”。以后,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菜单”上找到答案。

  作为主城区的街道,近年来,兰陵街道将“服务”作为街道的重点工作之一,“既要让居民和企业享受到便捷的服务,还要让服务向高质量和智能化转型。”兰陵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龚峥说。

  想要让服务便捷,首先要让百姓知道业务去哪里办、怎么办。从2018年上半年开始,兰陵街道就开始全面梳理街道、村(社区)的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一方面,由区级层面梳理出可以下放街道的服务事项‘菜单’,街道在这份‘菜单’中‘认领’实际可以操作的项目,同时对‘菜单’中没有但实际已经在开展的事项进行补充”。

  对于梳理出来的服务事项和办事指南,全部录入江苏政务服务网中的兰陵街道板块。“也就是说,今后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清楚地查询到这些服务信息”。

  与此同时,兰陵街道对“线下”的服务大厅,按照“为民服务中心”的标准进行了改造,在原有的窗口工作区和等候区之外,扩充了自助服务区和后台流转区。

  其中,自助服务区将提供多种智能终端服务设备,今后部分社保、小税种开票等业务,百姓都可以选择在此区域内自助办理。

  “在区域划分时,我们特地设置了一些‘留白’,为后续的新增服务留足空间”。

  为民服务中心目前设置了3大类、7个窗口,包括综合窗口、社会保障窗口、企业服务窗口。下一步,兰陵街道将逐步把直面百姓和企业的服务事项,全部放入为民服务中心。

  龚峥说,助力高质量建设“三个明星城市”,基层政府更应发扬好“店小二”精神,主动思考如何提供高质量服务,提升“一窗通办”理念,“要让来办事的老百姓,进了这个服务中心,就能办理街道能办理的所有业务,不用再跑办公大楼,一层一层找部门,从而真正做到‘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据悉,兰陵街道为民服务中心预计2019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

  黄洁璐 凃贤平 唐佳丰

  常州公证:40项业务“全程在线”办理 

  常报全媒体讯讯 市民吴某近日想去国外自驾游,需要办理机动车驾驶证公证,运用“公证在线受理平台”在家中轻松完成自助申请,公证员在平台上对吴某提交的证明材料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核后,通过电话告知吴某带着材料原件到公证处现场审查。吴某现场仅花15分钟就顺利领取了公证书。据了解,我市不断优化“公证在线受理平台”功能,推动具备网上申办条件的公证事项由线下向线上转移,做到“能上尽上”,努力实现办理公证 “最多跑一次”。

  目前,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无争议的“出生、生存、死亡”等40项公证事项,只要申请材料齐全、真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实行申请、受理、审核、缴费“全程在线”办理。

  我市针对平台已经支持的公证事项,推动服务向移动端、自助终端延伸,将“公证在线受理平台”嵌入常州普法网、常州司法行政网(12348公共法律服务系统和“智慧城市”掌上服务平台),在公证服务接待窗口、大厅摆放介绍推广“公证在线受理平台”(二维码)宣传板,与微信、支付宝等链接,为当事人提供更多更便捷的自助办证服务。

  同时,我市采取一次性告知办证材料、减少排队等候时间、推行绿色继承服务、缩短办理公证时限、开展民生公证服务等措施,方便百姓办理公证业务。

  我市还在探索“不见面”公证,对注册时间较长、申办公证较多的公证在线受理平台注册账户,当事人重复申办学历、证书等简单且不会导致损害后果的事实类公证事项的,公证处可以通过邮寄等方式发送公证书,当事人甚至可以不到公证处就能拿到公证书。4个月来,仅常州公证处一家通过“公证在线受理平台”办理的公证业务就有300余件,大大减少了群众跑腿次数。

  此外,我市通过推广“公证云”电子数据存管系统,当事人在“公证云”云端保存的电子数据证据,只要当事人身份材料、签名印章等已经在公证处备案确认,就可以在线直接申请出具公证书,公证处可以通过邮寄等方式送达,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 (李智 杨炯 黄钰)

  体育类项目行政许可业务网上可办 

  常报全媒体讯 戚墅堰全民健身中心工作人员高俊日前来到市体育局产业处。由于单位更换了法定代表人,他前来办理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变更。

  高俊提前在江苏政务网上查阅了办理所需准备的材料,并下载填写了办理申请表。由于材料准备齐全且符合要求,工作人员当即作出受理决定,承诺15个工作日内出具办理结果。体育局产业处工作人员介绍,“一网通办”以来,市体育局落实多项措施简化办事流程,一是将办理时间从国家规定30个工作日缩短为15个工作日,二是将办理延续(变更)换证的准备材料由新办理许可的7项简化为4项。

  根据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市体育局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均实现“一网通办”。除部分重要材料原件需当面审核,其余均实现“不见面”审批,当面审核做到“只跑一次、只找一人”,减少群众办事跑腿次数和时间成本。

  目前市体育局行政许可涉及5项内容,分别为: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登记审查、举办健身气功活动审批、经营高危性体育项目许可、全民健身设施拆迁或者改变用途批准、临时占用体育设施批准。2018年度,共有24家企业和个人享受到“一网通办”改革成果,其中3项涉及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登记审查,21项涉及经营高危性体育项目许可。

  市体育局表示,将进一步做到精简审批材料、压缩审批时限、推行审批公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努力提升办事效能。 (姜小莉)

   51项教育服务事项网上可查可询可办 

  常报全媒体讯 学区如何查询?目前,市民可以通过“江苏政务服务”APP查询局属初中校的施教范围。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市教育局专门立项制作学校地图,该地图已处于测试阶段,未来市民可以查询大市范围内公办中小学校的施教区了。值得一提的是,地图内还会显示未来几年主城区规划新建的学校。

  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去年起,市教育局加快“智慧教育”建设,推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努力做到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的转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

  大数据推进“智慧教育”应用。目前,学区查询、中考成绩查询、考试信息查询、助学贷款查询和持证培训机构查询等服务均接入“我的常州”APP。以“青果在线”和“常州终身教育在线”两大平台为基础,面向中小学生和成年人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各类活动,让市民体验新的学习方式。常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开通网上报名、网上查询、网上调班和网上考勤,让市民享受更加便捷的服务。

  此外,依托政务服务“一张网”,市教育局积极构建全流程、一体化的在线服务模式,初步实现了网上咨询、申报、预审、办理、反馈的“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按照“事项分级、条目细化”原则,教育部门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51项,包括行政权力事项39项和公共服务事项12项,逐一规范、完善基本信息和办事指南,及时开展事项入库和维护工作,录入各项要素内容,让办事群众可查、可询、可用。2018年,市教育局已在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上实现办件和证照全覆盖。截至目前,不见面审批累计办件122件。结合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市教育局按照“应进尽进”的要求,推进本部门24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实行“综合一窗”服务模式,统一服务标准,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线下进一门、现场一窗办”。 (杨振 尤佳)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