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袁崇安:常州改革开放的党建保障与启示
2018-12-05 09:07:00  来源:常州日报  
1
听新闻

  常州改革开放的党建保障与启示

  袁崇安

  常州市场经济起步早、发展快,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成为全国中小城市争相学习的“工业明星城市”,为适应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大力推进的要求,常州的党建工作始终发挥了引领方向、凝聚人心、保障改革、服务发展的作用。同时,党的自身建设也在规范、创新、融合中不断提高发展水平。

  强化思想建设引领改革发展。常州的改革开放,依靠探索,也依靠学习一路走来。1978年10月,常州两个行业主管部门党委率先组织真理标准的学习讨论;1979年8月,全市部署,并邀请胡福明来常作报告,还举办讨论补课短训班。此后,在不同时期,常州的党员干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整党、“三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党内主题学习教育,不断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统一思想,增强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纪律党性和干事创业的本领;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为引领,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效引领“学习型城市”建设,使“常人尚学”的传统愈加浓厚,为常州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先进的思想指引。

  创新组织建设推动改革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利益主体和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如何凝聚社会最大的共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动员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开放是新时期增强党的组织力的重要课题。

  1992年党的十四大前后,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企改革的要求,常州市积极探索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方式。2000年前后,重点开展了国有企业“政治核心工程”建设活动,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政治保障。

  在非公有经济领域,积极探索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对企业发挥政治引领和促进发展的作用。1986年,全市成立5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非公党建开始起步。从1987年到2002年,先后制定7个不同所有制经济组织及全域的党建制度,逐步建立非公党建制度体系。2007年,市委“两新”工委成立,标志着非公党建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基本形成。2010年中组部在常州召开部分省市非公企业创先争优活动推进会。2012年,全市召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推进会,非公党建进入深入推进和创新发展阶段。目前,工业园区、商圈市场、商务楼宇、众创空间、产业链等广泛建立党组织,组建率超过98%,有效促进经济创新。

  随着社会组织的发育发展,党建工作也及时推进到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城乡社区社会组织中。重点依托总商会、律师协会和注册会计师协会等行业党委,促进行业与党建同步发展;依托民政、卫生部门党组织,加强民办学校、民办医院党建;还在志愿服务组织中培育出“雷锋科技服务队”“一加爱心社”等品牌“红色NGO”,让党员的先进性与志愿精神交相辉映。

  随着社会结构从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社区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政治领导作用。2002年以来,通过“五好”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等工作,常州逐步建立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标准体系,创新开展了“网格化”党建、党员工作室等一大批品牌载体,涌现出“最美小巷总理”许巧珍及其“7+”党建工作法等全国全省先进典型,发挥了服务社区群众的先进作用。

  在农村,长期坚持以培育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双带”型党组织书记为抓手推进党建工作,涌现出严清华、袁洪度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党的十八大以后,常州对村党组织书记实行“5A制”晋档升级管理,全面提升了农村党建“头雁工程”的影响力。从2006年开始的“党员进老区、万人帮万户”活动,到2012年升级为“百千万帮扶工程”持续到现在,党建工作与茅山老区扶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

  严肃党风建设保障改革发展。机关党建着力于党风党纪的保障力建设。改革开放伊始,常州的党员干部就表现出务实优良的作风,1981年央视以“不在会上磨嘴皮,深入实际抓工作”为题进行了报道。1986年,着力推进各级领导作风转变,同时出台《关于划清正当经济活动与不正之风等若干界限的暂行规定》,成为早期容错纠错机制的雏形。1989年下半年开始到1999年十年间,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的若干规定》等,重点围绕党务政务公开,密切联系群众,扩大群众监督开展行风建设。新世纪头十年重点抓了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2005年,在全国较早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2007年到2010年重点围绕创优发展环境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对窗口部门开始网上作风民调。2012年开始推进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十八大以来,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政治巡察,着力解决机关党建弱化的“灯下黑”问题,严肃查处一批违反“八项规定”和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对消极腐败现象形成压倒性态势。2017年深入开展以大讨论、大走访、大转变、实干为民为主要内容的“三大一实干”活动,出台《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建设“十带头、十严禁”规定》,对作风问题开展明察暗访和公开曝光,以真抓实干、为民服务的精神,有效提升了机关干部的作风水平和服务改革发展的效能。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从恢复整顿到规范提高,从改革创新到转型深化,不断呈现出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严实化、高质化的发展趋势。常州的党建工作,从2004年的“强基工程”到2007年的“创新工程”,再到2018年的“龙城先锋工程”,分别遵循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时代要求,在各个领域创造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百花齐放的党建品牌。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级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改革开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不断规范组织生活,创新工作方法,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奋力把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推向高质量的新境界。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