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热,电影市场更热。2018年国内总票房8月5日已成功突破400亿元(含服务费)。而去年突破400亿元的时间节点是9月4日,2016年破400亿元的时间是11月17日。从时间上看,今年破400亿元的速度比去年提前了29天,将近一个月,大幅刷新了历史最快纪录。
常州电影市场也获得丰收。据猫眼票房统计数据显示,7月全国电影票房同比去年增幅超过25%,而我市7月电影票房高达5517.9万元(含服务费),同比去年增长44.6%。
这个暑期档,虽未出现去年《战狼2》那种票房一骑绝尘的影片,但短短数周内,《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邪不压正》《一出好戏》等影片在故事性、话题度、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获得了观众认可,相继接过高票房的接力棒。
《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成为目前为止票房冠亚军
两部影片吸引本市观众过百万
“几天前,《一出好戏》《爱情公寓》《巨齿鲨》三部新片上映,当天场次基本都是满座。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爱情公寓》口碑高开低走影响了上座率,但《一出好戏》《巨齿鲨》两部影片的黄金场次仍旧接近满座。”新北一家影城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一个多月来,热门电影的黄金场次上座率时常接近9成。
这位负责人透露,8月份的前15天,全市票房达到2814.9万元,加上7月份的5500多万元,以及接踵而至的进口大片,“暑期档票房可能会首次冲亿。”
从票房数据上看,今年的国产片占据了绝对优势,《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成为目前为止票房冠亚军。前者国内票房突破30亿元,全市票房2300多万元,全市观看人次65.4万;后者国内票房突破22亿元,我市票房1800万元,吸引本市观众超过50万人次。
票房高速增长,不仅得益于类型和题材各异的影片,另一方面,全市影院和影厅的迅速扩容也是重要因素。记者了解到,继今年6月溧阳的万达影城开业后,弘阳广场的万达影城,以及勤业生活圈的CGV影城也将在9月亮相。“十多年前,说到看电影,大家都会扎堆市中心的几个影城,而如今全市几乎每个生活圈都在布局影城,影院成为了人们生活半径之内不可或缺的配套。”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无论哭还是笑,只要击中观众情绪的就会成为爆款”
“现实题材”搅热暑期“上半场”
目睹了前几年青春片的疲软,近两年又经历了“流量明星”与“大IP”的式微,这个暑期档,“现实题材”成为“上半场”热词。
比如,凭借“讲好故事”问鼎票房榜的《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由文牧野导演、徐峥主演,7月5日公映前就靠着超前点映,收入超过1.2亿元票房。在常州,该片获得2309万元票房,分走了7月份票房近一半。
“它的故事讲得比较好,也是近年来少见的由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故事原型就在无锡。”一位影迷说,该片切合了社会话题和热点,他在看电影时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及情感融进去,跟着角色同喜同悲,“那一阵子,周围的人都在讨论与之相关的话题。”
《西虹市首富》凭借十足的喜剧效果也在竞争中跑赢了国产特效大片。影片围绕金钱相关的话题制造笑点,是一部轻松的爆米花电影,收获了一众想开心一把的观众。“可以看出,无论哭还是笑,只要击中观众情绪的就会成为爆款。”一位业内人士说。
记者了解到,近三年来,我市暑期档热门类型每年都有明显变化。2016年7月的热门电影是《绝地逃亡》《盗墓笔记》等喜剧、奇幻电影;2017年,军事题材的《战狼2》一枝独秀,带热了暑期乃至下半年的大盘;而今年,则是《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等与日常生活有关联的题材。
今年进口片也亮相得更早:7月底有《摩天营救》;8月初,《巨齿鲨》《神秘世界历险记》《小偷家族》等一一亮相;8月中下旬,《精灵旅社》《蚁人2》《碟中谍6》等相继登陆。尽管水花有大有小,但涌入的数量是往年难以企及的。“前些年,6月至8月的暑期档,国产电影占据电影院,进口大片引进和上映的空间较小,而近两年,越来越多进口电影在暑期与国产片正面交锋,说明通过市场化手段对于国产片的保护正在弱化,这也体现了整个电影市场包容度正在增加。”一位影院负责人这样说。
观影多元
艺术电影影院不排片?众筹看!
凭借优质的品相和相对深邃的内涵,尽管文艺片未能成为院线的“大户”,却也为不同的电影观众创造了一个更多元、更多选择的暑期档。
8月11日的高温让不少人对出门望而却步,却没有阻碍一批从上海、杭州以及本地各个方向赶来的影迷,去赴一场电影的约会。当天下午,纪录片电影《四个春天》在常州大剧院保利影城放映,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是一次完全由观众自发组织的众筹观影。
“影片以导演陆庆屹年逾古稀的父母为主要拍摄对象,朴素真切地展现了他们在家乡小镇相濡以沫的生命状态。它在豆瓣有9.2的高分,还在今年7月获得了2018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的最佳纪录片大奖。”众筹观影活动的发起人,29岁的常州市民张瑞超说。张瑞超是一家企业的财务,在豆瓣上看到影片介绍而产生兴趣,便去互联网平台搜索相关内容,萌发了众筹一场影片的想法:“不是眼巴巴地等待影院排片,而是让想看这部影片的人汇集起来,自主发起观影活动,突破单一的排片传统。”
“来观影的60多个人里,有高中学生、白领、老师、企业职工等等,很多人跟我一样并非资深影迷,是纪录片展现的‘实打实的生活’唤起了大家用心观看的兴趣。”张瑞超说,通过这次活动,也许未来自己会更多地关注艺术电影。
常州大剧院保利影城负责人朱晓燕介绍,众筹观影这种活动形式在我市开展有两三年了,在保利影城每年都会开展六七场类似的活动。
如果有观众想看一部纪录片或艺术片,但各个影院都没有排片,就可以发起众筹点映,去社交媒体召集观众,同时与影院合作包场。当召集人数达到预期,观众就可凭报名的手机号、姓名前往影院领票观影;如果报名人数在截止时间内未达标,那么众筹失败,影片无法放映,全额退款。
除了众筹观影,常州大剧院保利影城、亚细亚影城、万达影城新北店3家影城自去年10月起开辟的艺术影厅仍在运转,每天于固定时间放映一至两场艺术影片。在这里,影迷不仅可以一起欣赏《摇摇晃晃的人间》和《村戏》这样尚未公映的新片,也可以看到《最后的棒棒》《相爱相亲》这类容易被市场忽视的佳作,从而让“好电影”更多地进入影院,和喜欢它的观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