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报全媒体讯 如今,市场上的黄金首饰各式各样,“足金”“千足金”“750金”等类别繁多,令人眼花缭乱。足金或千足金一般简称24K金,750金指的是75%纯度的黄金,简称18K金。近日,因为不清楚其中的门道而遭欺蒙的李女士向新北消协投诉。
半年前,李女士用一条足金项链到新北一家珠宝店置换了一条足金项链,前几天,这条项链断了,遂到该店置换了另一条,后来发现项链上未标注黄金含量,详细询问后得知此为750金。李女士怀疑商家存在欺诈行为,要求更换成足金项链。
接到投诉后,新北消协孟河分会工作人员来到该珠宝店了解情况。商家认为,在更换该项链时,销售人员已明确告知材质为750金,但李女士当时喜欢其款式,同意更换成这条750金项链。消协人员继续追问:“你们明确告知消费者足金与750金成分上的差异了吗?”商家瞬间哑口无言。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明确指出:经营者提供商品时,应当主动向消费者告知有关商品的价格、计价单位、产地、生产者、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净含量、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售后服务。因此,向消费者披露商品信息是经营者的法定义务。这家珠宝店不能完整履行该义务,侵害了李女士的知情权,因商家不存在主观故意隐瞒,尚不构成欺诈。后经调解,商家同意为消费者更换一条足金项链,双方达成和解。
近来,有关黄金饰品含金量不足、硬金变形等投诉有所增加,新北消协告诫商家,要全面履行主动告知、主动标识、明码实价义务,足金与750金饰品应分开陈列,销售人员在介绍商品时应说明该商品的含金量,不要误导消费者。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黄金饰品时应谨慎,特别是换货或以旧换新时,要了解清楚两者之间的价值是否相等,要让商家在购物凭证上注明换货后的饰品名、材质、产地、重量、品级等内容,以便日后维权。 (祁黎明 张维明 庄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