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难当,但对许多城市建设者来说,工程进度这根“弦”不会因为酷暑而放松。近日,记者前往溧高高速公路建设现场,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高速公路建设者们的辛劳。
下午3点,溧高高速芜申运河大桥施工现场。日头依旧毒辣,46岁的陈志勇结束了午休,准备去复工。他泡了一大罐大麦茶,快步从项目部走到施工现场。老陈在工地上负责钢筋焊接,常年的户外工作,让他看起来比普通人更黑。说起户外作业的辛苦,陈志勇笑笑,“习惯了,这些活总要有人干的。”
正在建设中的芜申运河大桥是溧高高速公路全线规模最大的一座桥梁,全长971米。整座桥梁需要横跨净宽70米的芜申运河,“光主跨就要85米,两边的边跨分别为48米和51米。”溧高高速公路一标段项目部负责人刘长军介绍,目前桥梁主墩的建设基本完成,正在抓紧主桥箱梁建设。按照工程计划,2018年底要完成主桥合龙。
陈志勇作业的地方,在主桥墩上方的“挂篮”上,这是浇筑大跨径的悬臂梁桥时,经常会使用到的主要设备,它不需要架设支架、不使用大型吊机也能就地分段悬臂作业。尽管离地高度有10米左右,但“挂篮”内设有大量的钢结构和钢筋,并不如想象中的通风。记者刚在现场采访了10来分钟,就已经汗流浃背。陈志勇一边提醒我们注意安全,一遍戴上护具熟练地做起了焊接工作。
“高温下暴晒的钢筋本来就烫,焊接起来现场温度就更高了。”刘长军介绍,施工现场的温度比地面至少要高出五六度,“这几天,在近40℃高温环境下作业是常事”。目前,负责主桥施工的35位工人全员在岗,“每天的衣服要汗湿多少遍,我们也说不清。”
刘长军说,从今年6月份开始,项目部就已经调整作息时间了,“现在的作业时间是从早上6点到上午10点,然后下午3点或4点开始复工,作业到晚上7点。”施工现场不仅配置了茶水间供工人临时休息,茶水和防暑降温的药品不间断供应,“现场施工的工人们,每人每天至少要喝8升水的。”此外,现场还有2台雾炮及洒水车,在抑制扬尘的同时,也起到降温的效果。刘长军说,除了在施工现场设置防暑降温的设备,项目部还对每个宿舍限制人数,“控制在4人左右,给每个房间安装好空调,保障工人的休息质量。”
据介绍,溧高高速公路常州段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便道、便桥已基本实现贯通,目前该工程正在全力开展土石方、湿喷桩、桥梁涵洞等分项工程施工,今年已累计完成投资2.12亿元,预计2020年建成通车。
沈儇 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