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上调大学学费?在常高校师生这么说——
“涨”非解决之本,高校应“开源节流”
中国江苏网3月16日讯 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孟安明关于提议合理上调大学学费的提案,引发社会热议。
他指出,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学费在每年4000元至6000元之间,与大学办学成本并不相称。因此,他建议国家建立合理上调大学学费的机制,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如GDP的增长情况和物价的上涨水平每年调涨3%左右。
事关高校学子切身利益,他们又如何看待?来看记者调查。
一项调查:多数表示目前学费可以承受,反对上涨
来自在常本科、专科院校共70名大学生参与了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费在5000~5999元/年的最多,占比37.14%,其次是7000~9999元/年这一档,占比35.71%。其余学费档次依次是:3000~4999元/年的占比11.42%,6000~6999元/年占比11.44%,10000~19999元/年4.29%,基本没有学费低于3000元或高于20000元的情况。
受访者中,家庭月收入水平普遍在2000~4999元和5000~9999元两档,分别占40%和30%,2000元以下的占14.29%,万元以上仅有11人。
目前的学费,你觉得贵吗?62.86%的受访学生表示,正常水平,可以承受;35.71%的学生选择了“比较昂贵,难以承受”;只有1人选择“不贵,没有造成经济压力”。
那么,高校大学生是否支持涨学费?调查中,84.29%的学生持反对意见,表示“学费提高会对普通百姓,尤其是贫困家庭造成经济压力”,12.86%的学生持中立态度,仅2.86%表示支持学费上涨,理由是“大学办学成本提高,学费应当与之匹配”。
学生声音:上涨学费需循序渐进,学校可考虑“节流”
采访中,许多大学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就读我市某本科院校的学生小刘认为,大学的办学成本可从节省开支上减少,而非涨学费。小刘读理科专业,每年学费在5000元左右,家庭月收入却不到2000元。“其实,现在的学费对我来说已经难以承受了,我只能靠兼职、贷款赚学费。学费一旦上涨,贷款也更有压力。“他建议,学校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缓解办学压力,像一些学生受益少的校园设施设备建设,就可适当减少开销。
也有学生支持循序渐进地涨学费。“学费上涨可以使学生更加珍惜入学机会,促使其在学校奋发图强,不会荒废学业。”常州一专科院校学生小王说,但同时,需要兼顾寒门学子的实际情况。“像贫困学生群体,学校和社会应该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这样一来,他们会心怀感激,毕业成才后积极回报社会与国家。”
专家观点:加大财政拨款力度,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
合理上调大学学费,高校教师又如何看待?
常州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李卫红认为,高等教育既关乎国计,也关乎民生,对于上调学费,应当深入调查,充分论证。“一方面,随着物价的上升、高校人才培养的内涵和内容不断扩充,成本也在与日俱增;另一方面,高校学费的水平也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国民的收入状况。”
而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处长、社会学博士骆建建则表示,不赞同学费上调。“首先,从经费投入的构成上来说,我国在教育经费上的支出,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应当加大财政拨款的力度。”他说。其次,学费上调缺乏民意基础。去年,第三方平台对我国十万名大学生进行过相关民调,结果显示,超过半数学生认为目前学费正常,35.5%的学生认为较昂贵,仅3%的学生认为比较便宜。而以常信院为例,目前在校贫困生接近总人数的1/3,学费上调对他们来说,是不小的压力。
当然,提案中提到,通过助学金和贷款等方式,保证贫困学生能够上大学;国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支持教育事业,为他们的捐赠适当扣减税赋。这一点,骆建建表示赞同,他建议,可以通过调剂收入来解决目前的情况,比如提高税收起征点,投入到教育事业,让收入高的家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减轻收入相对低的家庭压力。”
【新闻链接】
2014年,江苏公办高校学费就曾上调
2014年秋学年起,江苏省公办高校执行学费新标准。调整后,本科学费标准平均上涨16.4%,专科学费标准平均上涨17.2%。
对比自2000年起实施的学费标准,此番具体上调情况为:文、理、工、医学、体育等五专业本科学费标准,由原先统一的4600元分别上调至5200元、5500元、5800元、6800元、5300元,专科学费标准由4140元分别上调至4700元、5100元、5300元、6200元、4800元;公安类本、专科学费由5400元、4940元分别上调至6000元和5500元。
新增学费收入占2013年江苏省公办高校入学新生学杂费总收入的13.2%。从全国范围看,江苏学费平均上涨幅度比较适中。此前,已率先上调公办高校学费的广西、贵州、湖北、山东,上调的幅度分别是36.3%、34.6%、25%、21%。 本版文字 杨曌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