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19日常州讯(曹奕 赵家玮) “减负不减效,减负促增效!”溧阳燕山中学校长张玉春如是说。12月19日下午2点,第二期常州市“校长讲堂”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来自全市6所学校的校长围绕“减负增效”这一主题,畅所欲言,集中汇报了所在学校近年来立足课堂,以生为本的先进做法。
金坛区白塔中学始建于1960年,是一所位于金坛北郊的农村初级中学。近年来由于生源大幅减少,学生人数仅剩两百有余。其中随迁子女由2010年42%上升至2014年的49%,留守学生由2010年51%上升至2014年的58%,单亲家庭子女则在这四年间稳定在15%左右。该校校长朱春育认为,对减负增效的理解,来源于

对学校教学教育管理中的实践和思考、再实践、再思考……,“减负”的实质、“增效”的本源就在于根据学校的实际做“做适宜的教育”。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在课堂教学方面积极推行“教-学-评一致性”,校长黄惠涛介绍,所谓“教-学-评一致性”,是指以“基于标准、追求质量”为价值导向,围绕着教学目标,将教学系统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三个因素进行统整协调,达成一致。
“教-学-评一致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学-教一致性”,是指在目标的指引下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之间的匹配程度。“教-评一致性”,是指教师的教学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的匹配程度。“学-评一致性”,是指学生的学习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之间的匹配程度。“教-学-评一致性”由教、学、评三个因素组成,它们两两之间存在着一致性的关系,然后组成了一个整体,构成了“教-学-评一致性”的所有含义。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则在推迟上学时间、把课间午间还给学生、节假日弹性作业制、提高课堂教学的品质、丰富学生的课程生活、改革学生系列评价等方面下足苦功,切实为学生减负增效探索可行之路。校长李伟平发言时称,减负增效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工程。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教育人共同的目标,学校将立足“生命关怀”的教育理念,去创造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新型校园生活,并主动引领社会逐步实现文化转型。
花园小学校长蒋玉琴、常州市实验初中校长袁鹏飞也分别做了交流发言,分享了学校在“减负增效”方面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