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培训机构近期新生数翻倍 家长焦虑拼命“加餐”
2017-11-29 09:1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1月29日讯 期中考试过后,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面对孩子不太理想的成绩,家长们不淡定了。而来自培训机构的反馈,继开学后,近期又迎来新一波报名高峰,有的培训机构新生数同比翻倍。

  语文拖后腿,家长忙报班“加餐”

  宋女士家女儿在新北区某初中读初二,但逢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家长会上会收到一张纸条,从各科分数、班级排名到年级排名,一目了然。宋女士说,拿到排名纸条时,有点小忐忑,但这对孩子也是一种激励。女儿期中考试在班级退步了几名,说是考试时身体不舒服导致答题失误,但她不认可,希望孩子再加把劲,“还是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毕竟中考只有一次。”

  同样焦虑的,还有中考生家长红豆妈。她说,儿子升入初三后,所有应酬、娱乐活动都取消了,还是真心觉得时间不够用。小朋友文理偏科较严重,这次期中考试,英语居然不及格,全家都很沮丧。“有一回物理第一名,英语却倒数几名,这么瘸腿,中考怎么应对?”

  初一新生家长陶先生,最近忙着为儿子张罗找一家靠谱的机构补习语文。从月考到期中考,都是语文拖后腿,100分的试卷,仅考了五六十分。陶先生说,小升初后,给孩子报了数学和英语的在线学习,这两门成绩有所起色,所以也想给语文“加加餐”。前几天,孩子在线体验了一节“文言文阅读”,感觉尚可。

  有培训机构最近新生数翻倍

  家长的“后期中考试”焦虑,从培训机构的生源增加可见一斑。

  市区新世纪附近一家“一对一”培训机构负责人介绍,这个月的新生数明显增加,“平时,一周接待10名左右新生,而这两周,每周的新生数突破20人。”据统计,本月已有八九十名新生,同比增加了近一倍,根据经验,这一波高峰,将持续到期中考试后3周内。

  在常州已有17家门店的昂立教育负责人苏进表示,相比于“一对一”机构生源的激增,“昂立”最近的生源呈小幅增长。

  从学段上来看,近期报班的初一、初三生居多。培训机构表示,据他们了解,民办校新生的期中考试,试卷较难,此前,新初一的部分家长尚在观望,期中考试成绩揭晓后,家长们坐不住了;而初三生面临中考压力,家长寄希望于报班来查漏补缺。 毛翠娥

  成绩有起伏,非得去培训机构?

  本市初中语文、数学名师为你支招

  根据培训机构的反馈,课外报班的学生中,初一、初三占了相当比例。初一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学学习后,些许不适应;初三生面临中考压力,“开小灶”提高。

  成绩有起伏,一定要去培训机构吗?本市一线名师表示,如果能按照以下的招数,语文、数学的学习定能提高。

  语文:

  阅读需要学会追问

  梁增红/第二十四中学 江苏省特级教师

  我认为,抓住以下两点,在语文的学习上,就可以一路高歌了。

  一、基础积累不做“差不多先生”。

  如国家课程标准中规定背诵的古诗文,应不折不扣地准确记忆。经典文句的记忆,来不得半点马虎,以为“差不多”就行。事实上,差一个字,可能意义、境界完全不同。当然,背诵不是死记硬背,如果掌握了文章的“密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就会事半功倍。

  比如,《醉翁亭记》中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这三句话,分别是“朝暮”和“四时”之景,以及概括欣赏山间美景的快乐之句。试看:“朝——日出而林霏开”,“暮——云归而岩穴暝”;“四时”则是“春——野芳发而幽香”,“夏——佳木秀而繁阴”,“秋——风霜高洁”,“冬——水落而石出”,在背诵的时候,头脑中有了清晰的“对应”关系,就容易驾驭了。

  二、阅读是最好的写作。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以及多年来对那些擅长写作者的观察,成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大致有四条路径:一是生活中积累素材,二是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经验,三是有思考的习惯,四是有书面表达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阅读不仅是一个“多与少”的问题,还有“会不会”的问题。有学生读《西游记》,能绘声绘色地说出诸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之类的故事情节来,但是,你问他:为什么对这个故事情节印象如此深刻?他就不知所以了。问题出在哪?我想,他的读书还是一种自然阅读,只会随着故事情节而入迷。而作为语文学习的“阅读”,学习者满足于此是远远不够的。你得追问故事情节有如此迷人魅力的原因在哪里?我能像作者一样把故事写得跌宕起伏吗?这就是需要思考的是“怎样写”。这样,就具有了“半专业性质”。学生如果想从阅读中获取写作经验,就必须有这样的理性思考。

  数学:

  建议中考生准备“好题本”、“错题本”

  张有明/常州外国语学校数学教研组组长

  升入初中后,知识范围有所扩充,学科思维发生变化,知识范围的扩充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提出了新要求。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我有以下四点建议:

  1、理解性记忆和掌握概念和法则。

  七年级初学有理数运算,法则较多,加上用字母表示数增加了运算的复杂性,建议对于概念和法则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运用。

  2、牢固基础,举一反三才能灵活应用。

  重视对双基的牢固掌握,养成良好的审题和答题的规范。主动尝试发散性思维,举一反三,才能运用自如。

  3、手脑并用,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对于不容易理解的地方,可以尝试运用画图、想象、联想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帮助理解,逐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4、适当拓展,主动学习。

  加强对一类问题解决方法的归纳和提炼,悟通悟透。对于错题及时归纳整理。要想学好数学,更要适当进行拓展,融会贯通。

  5、主动提问,培养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不懂的问题,要积极提问和同学讨论。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经过讨论可能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从其他同学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本次期中考试后,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分析、改进。

  1、全面筛查,查漏补缺。

  筛查基础知识要点和基本技能方法是否有漏洞,记录自己的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复习,并进行相应的题型训练。建议大家准备一本“好题本”和“错题本”。

  2、注意规范,严谨作答。

  要养成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数学考试要从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出发去分析,运用所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策略解决问题。答题时要语言准确,程序规范。考试时对于综合压轴题,可分解难度,分步得分。

  3、归纳方法,顺应万变。

  中考是两考合一的考试,还是非常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如能针对中考的方向进行备考,则基本的分数还是可以有保障的,然后在有区分度的问题上力争多拿分,少失分。

  4、目标管理,持之以恒。

  大到月目标,小到周目标,甚至每天的时间安排,都可以写在便签上,时刻提醒自己有计划地预习、复习。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