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剁手族,10月份,常州网购、汽车仍是投诉"重灾区"
2017-11-06 09:0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1月6日讯 昨天,市12315公布了今年10月的消费投诉分析,数据显示,网购、汽车仍是“重灾区”。

  今年10月,市12315共接听消费者来电3406件,其中受理服务类投诉579件,前三位分别是销售服务52件、餐饮住宿服务35件、美容美发服务33件;受理商品类投诉289件,前三位分别是交通工具68件、家居用品32件、装修建材29件。

  从消费者投诉内容来看,服务类投诉中以销售服务中的网络购物最为突出。52件销售服务投诉中,网络购物服务占43件,占销售服务类投诉的82.69%,具体投诉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问题商品退换货不积极。按照《消法》及《网络购买商品7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规定,消费者购买非特殊商品,可以在收到商品7日内无理由退货,但消费者购买到问题商品选择退换货时,部分商家总是推三阻四。

  拒绝承担退换货邮费。网络购物如因商品本身质量问题而引起的退换货,邮费按理应由商家承担,但一些商家却与消费者打起了口水仗,希望由消费者买单。

  保健品宣称有医用疗效。一些网店经营者为了能提高销售量,会夸大保健品的使用功能,主要是夸大其药用疗效。

  绝对化用语虚假宣传。部分网店经营者在其网页上使用绝对化用语。

  商品类投诉中,交通工具类投诉居首位,共68件,其中汽车投诉就有59件。汽车类投诉主要存在三类问题:一是三包期内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凭检测报告,商家仍然不积极主动维修;消费者付了定金,在规定时限内商家提供不了车,却不肯退定金;商家不提供车辆合格证导致消费者无法及时上牌。

  “双十一”将至,市消协发布消费警示——

  合理购物 理性消费

  “双十一”将至,各大电商平台早早就开始了各类促销活动,欢庆一年一度的消费高峰。据相关统计,2016年“双十一”开场仅52秒,交易额便达到10亿元,截至12日零点,2016天猫双11收官,全天总交易额突破1207亿元。在如此疯狂的购物狂潮中,消费者绝对占据着重要的角色。

  不可否认,“双十一”促进了消费和就业,也为消费者带来了便捷和实惠,但低价促销浪潮下带来的问题也不在少数。去年“双十一”过后,我市消费者投诉的热点有:价格上,部分商品涉嫌虚假折扣,网络标价高于吊牌价等虚标原价;售后上,部分商家以“快递爆仓”为由延迟送货、不提供正式票据,或者让消费者补缴税点再开发票;在产品质量方面,许多服装、箱包、鞋类样品存在纤维成分含量与实际不符等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不小的麻烦。

  市消协在此发布“双十一”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

  一、合理选择,理性消费。购物前,消费应当结合实际生活,选择需要的商品,避免盲目选购,不要冲动消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选择正规的购物平台及信用评价高的商家。网购时一定要选择有资质、信誉度高、交易量大、消费者评价高的正规电商平台,同时防范网购中高价低质、低价劣质陷阱,不要被明显低价误导,不要被虚假折扣迷惑。

  三、慎重选择规范的快递公司,并综合考虑产品新鲜度、储存条件以及延误带来的系列问题,适当与商家商量、选择寄件公司和寄件时间,以免快递爆仓导致包裹延迟送达,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四、注意验货签收环节。根据《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相关规定,消费者网购可以享受“七天无理由退货”,消费者基于查验需要打开商品包装,或者为确认商品的品质、功能而进行合理的调试,不影响商品的完好,可以退货。对于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的商品,经营者应当明确标注,并在商品销售过程中设置显著的提示环节,供消费者对单次购买行为进行确认。

  五、保留消费凭证,方便维权投诉。购物后应妥善保管订货单、发货凭证、发票等购物凭证,同时注意保留电商承诺或协议、消费者与商家的聊天记录等电子证据。下单后要保存相关电子单据票号,如需退货应注意保留退货凭证(快递单号等)。消费者一旦与电商发生纠纷,可以通过客服网络平台发起维权投诉,也可以向网店或网站所在地的工商部门、消协组织等投诉维权。 (庄奕 肖谐)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