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常州人儿时记忆里的梨膏糖
2017-10-05 08:4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0月5日讯 “香糯糖,梨膏糖,初到贵地借个光;药草膏,药草糖,吃到肚里驱寒凉。诸君各位如不信,送你一块尝一尝……”一个箱子、一副支架、一只铜锣,箱子往架子上一放,这是卖梨膏糖的小贩在走街串巷了。

  梨膏糖的传说

  唐代贞观年间,宰相魏征之母不慎受了风寒,久咳后转为哮喘病,经御医名医久治未愈。其母喝药怕苦,魏征巧用中药研磨加梨子汗用冰糖熬制成膏药状,冷却后切块含服,经过数次服用后,咳嗽竟然奇迹般地痊愈了,用梨子汁加中药做成的梨膏糖的治好了咳嗽。

  常州梨膏糖的传承

  常州的梨膏糖行业的传承,分为师承和家传两派。

  师承派就是以赵阿福,陈长生,包云飞,吴金寿等人。

  家传派以蔡天赐,蔡家梨,蔡茂山,蔡亚刚和赵启明家传赵明光、赵明志等。从民国年间开始就有这些人员,在本色进行卖糖生涯。包云飞为了在常州地区更好地更大范围内吸纳梨膏糖的世家和传人,于1963年又与萘氏家门的梨膏糖共同拓展常州市场,邀请蔡茂山加入在南大街新成立的“百草香梨膏糖商店”。

  在常武地区,提到梨膏糖,不得不提起“蔡天赐”。“蔡天赐”梨膏糖诞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历经了四代传承,如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也成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江苏省老字号品牌。

  5年前,父亲日益病重,不再适合制作梨膏糖,就把传承的重任交到了蔡亚刚手上。作为“蔡天赐”第四代传人,蔡亚刚除了制作梨膏糖,还传承了以表演形式卖梨膏糖的技艺——小热昏。他时常穿着长衫、手提箱子,四处游走表演。从武进的杨桥老街到现代商圈,都有他的身影,光是“天天乐”的舞台,就演过了几十场。

  “小小的台子四角方,各地码头我全要跑,此地贵府我初来到,招呼各位问声好,今朝我只带一块糖,就是蔡天赐的梨膏糖呀。”

  蔡亚刚在传统庙会表演

  常州小热昏伴随常州梨膏糖而生,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据常州地方史料记载,常州小热昏兴盛时期,曾广受民众的青睐和欢迎,成为苏南尤其是常州地区广大百姓文化娱乐的主要内容。

  “咳嗽的吃了我的糖,清肺止咳喉咙爽;哑巴吃了我的糖,跑上戏台唱二黄;聋子吃了我的糖,去听哑巴唱新腔;瘸子吃了我的糖,连跑带跳去帮忙”,内容生动风趣,说白滑稽幽默,唱词通俗易懂,唱腔百姓熟悉,小热昏就这样唱起来。

  从唱曲、卖糖,到开场、唱篇,小热昏越唱越深,亦称“小锣书”。一副三角架、一张长凳就是舞台。二人一搭一档,说唱胸中愤懑;二人一板一眼,讽喻世间百态。

  梨膏糖是这样制成的!

  白砂糖、鲜梨、矿泉水,加上佛手、甘草、百合、山药、茯苓等十多味中药放入锅内,熬制到起泡后冷却,等有一定黏性的时候倒入模板,干透了之后再划线,最后真空包装。

  “一锅就是一板,一板72个大块,每个大块8个小块,做一板是半个多小时。”如今的“蔡天赐”梨膏糖已经形成了传统产品规模化的体系,严格按照食品安全要求进行生产和销售。全国各地有数百个加盟商和代理商——各地的实体店也都进驻了“蔡天赐”梨膏糖的名字。“每年能卖出两三万包梨膏糖,销量已经超过了最开始我定下的目标。”

  煎液浓缩

  冷却压平

  刀片划切

  包装出售

  除了销量,蔡亚刚说,最想做的还是将“蔡天赐”梨膏糖品牌不断地传承下去,甚至他还有一个目标,成立梨膏糖博物馆。“把有关梨膏糖的所有历史、工具全都搜集起来,再搭个表演台,一一展示出来。”

  梨膏糖,不仅是治病的良药,还是一份执念,梨膏糖这个载体,承载着蔡家的印记,承载蔡亚刚对祖辈的惦念。在每一天的重复劳作里,他制作的是记忆,是珍惜,也是延续。

  斗转星移,今天我们已被层出不穷的娱乐方式所包围,梨膏糖、小热昏这样的“老手艺”,经年无人提及。小小的一方梨膏糖,有没有唤起你对儿时记忆的怀念?

标签:
责编:丁越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