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24日常州讯(记者 赵家玮) ——到2020年,实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矛盾得到有效化解,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全区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2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72%以上。重点断面、省“水十条”考核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这是常州市天宁区紧跟省、市步伐,于去年确立的“263”专项行动的总体目标。今年以来,天宁全区上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省、市“263”专项行动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作为、强力推进,全力以赴改善天宁生态环境质量,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全区2017年度“263”专项行动任务共437项,到9月底预计完成331项,完成率75.7%。
减少煤炭消费总量。今年天宁区9.3万吨的煤炭削减任务已完成5.18万吨,完成率55.7%;东南热电1台35蒸吨/小时燃煤锅炉6月底停用,7月4日起实施1/2机组供热,计划10月底完成全厂机组停用。
减少落后化工产能。今年全区列入关停的22家化工企业,已关停16家,占年度任务72.7%;65家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完成。
治理太湖水环境。“水十条”、太湖考核断面(北塘河青洋桥断面)今年以来区内达Ⅳ类水的比例为87.5%,与上年同期相比达标情况趋于稳定;完成纺织行业去产能任务8500万米、4000吨,机械行业去产能任务5000吨; 15家直排企业接管工作全面完成;横塘河支流、章家浜非生物型浮床工程建成投运。
治理生活垃圾。全区垃圾分类完成率98.4%,除1个行政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尚在建设中,其余分类工作已全面完成。
治理黑臭水体。5条支线管网建设工程中4条基本完工;全长10.8公里的东青融合板块主管网已开工,新丰工业小区生活污水截流工程完成主管网铺设;15条河道清淤工程完成8条;郑陆镇《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和《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出台,年度8条黑臭水体及47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加快落实“河长制”,明确区级河长13名、镇(街道)级河长63名、村(社区)级河长133名,实现了全区232条河流的全覆盖。
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天宁区对畜禽养殖布局进行调整优化;列入禁养区关闭的14家养殖户关闭8家,完成率57.1%;郑陆镇14家规模养殖场治理完成5家,完成率35.7%;动物无害化处理收集点建设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治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今年以来,天宁区33家企业废气治理工作基本完成;全区50座以上215家餐饮企业油烟治理完成199家,完成率92.6%。
治理环境隐患。14家重点环境风险企业已完成入库及“八查八改”风险评估整改工作,即将进入专家评估阶段;7个实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地块已完成6个。
九是提升生态保护水平。青龙苑西侧体育公园建成,严家村体育公园7月20启动;郑陆镇国家生态文明示范镇建设规划及分年度实施方案已通过区政府审批;舜南村建设市级生态文明示范村正在创建及资料台帐整理中,北郊小学、青龙实验小学、兰陵小学等3所创建省、市级绿色学校的单位正在开展创建台帐编制。
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今年以来区财政共转移支付省、市环保专项资金1324万元,拨款388.14万元,用于污染源治理、河道清淤治理和环境监测服务等项目;镇、各街道财政今年以来投入资金374.37万元,用于河道清淤、垃圾分类等项目。
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水平。今年以来,天宁区对环境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的态度,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全区环境违法案件已立案65件,下达处罚决定书54件,罚款金额401.89万元;对1家企业污水超标排放行为实施“按日连续处罚”,罚款金额总计103.65万元;加大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力度,对17家企业实施限停产,7家企业实施查封扣押,对1家涉嫌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移送公安处理,移送公安行政拘留2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6家;青龙街道完成了网格化环境监管试点,细化了三级网格并扩建了四级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