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26日讯 炎炎夏日,正当你待在空调房里百无聊赖之时,在常高校的大学生们,正顶着40℃高温,奔赴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地方,用青春和汗水助力暑期“三下乡”活动。他们或去甘肃山区支教,或去延安革命老区学“习”,抑或与贫困家庭孩子进行科技互动……
但无一例外,大学生正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关注着祖国的未来。
常州工程学院
心系甘肃山区小学,奔赴千里公益支教
这个暑假,对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韦贵余来说,意义非凡。在老师的带领下,他和同伴组建了“情系西北,拥吻甘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山区小学公益支教,与当地的孩子结下不解之缘。
暑假伊始,在经过20多个小时的火车、汽车辗转颠簸之后,他们来到了目的地——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东升村流土崖小学。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眼前的一切还是让他们大为震惊:学校在校生不到20名,任课教师1名,大部分学生为农村留守儿童,教学条件非常艰苦,体育器材、图书资源等严重匮乏。
支教期间,成员们不仅为小学生开设了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还带着孩子们折纸飞机、玩无人机,上体育互动课、教他们唱《爱的人间》;课余时间,大学生们走进每家每户进行家访,了解当地的生活、教育情况,还为小学生们带去了书籍,建成学校唯一的图书角。
经过一周的支教,大学生和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并互留联系方式。“其实,最难忘的还是分别时孩子们腼腆而又可爱的拥抱。”小韦说,“我们做的事情虽然微不足道,但如果可以,我想今后继续参加支教活动,帮助山区儿童拓展视野,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常州信息学院
学“习”社赴延安老区,重走习总书记青春路
日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海理论学“习”社六位师生组成“迎接‘十九大’,延安红色社会实践”团队,抵达延安延川县、宜川县等地,追寻习总书记的青春足迹,助力留守儿童,深入农村进行理论宣讲。
延川县梁家河村是习总书记当年知青插队的地方。通过参观梁家河村史馆、知青旧居、沼气池、知青大坝等,和当地村民交流,成员们了解了总书记在梁家河的工作成果和创新精神,是老百姓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这次来梁家河村的参观与交流,实地了解到知青下乡后的艰苦生活,也更深刻体会到当年知青一心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成员蔡春辉说。
接着,社会实践团队马不停蹄来到宜川县丹州镇柳树村曲里社区小学生刘静璇家中进行结对帮扶活动。刘静璇长期与奶奶一起生活,经济困难。同学们送上崭新的书包、文具用品,鼓励小静璇克服困难,努力学习。
开展理论宣讲是这次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柳树村曲里社区20多位村民围坐一堂,认真聆听团队成员关于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绿色发展、精准扶贫等政策的宣讲,并分享了梁家河之行的见闻和体会。
据了解,本支社会实践团队已被列入2017年江苏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省级重点团队。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提倡教育资源均衡,让贫困生“触电”科学
旋转木马是怎么运作的?太阳能小车又是怎么做的?日前,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科技河海,帮扶少年”实践团,在我市一家民间非营利性机构——优派乐学亲子活动中心,组织开展了暑期科技夏令营,让那里的孩子着实体验了一把科技的魅力。
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活动之前,他们了解到优派乐学亲子活动中心一直关注贫困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并且努力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正好,我们学生科协也希望能通过公益的形式,让更多孩子接触科技领域的学习资源。”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两天的活动,孩子们沉浸在科技的海洋。科技生活课堂上,他们明白了过山车、旋转木马、摩天轮的工作原理;课堂动手环节,大家一起拼装“风力仿生兽”、太阳能小车,在科技小制作比赛中大显身手。孩子们乐在其中,活动中心的老师也对实践团大加赞赏:“这次活动的效果远超出我的预期,学生都特别喜欢这些小制作。”她说,科技夏令营不仅开阔了孩子的眼界,也提高了他们对科技产品的认知力及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