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袁和他的3000多件“宝贝”
这里,可能有你的童年
还有父辈的青春岁月
中国江苏网7月24日讯 一身粗布衣,一双布鞋,近两年来老袁几乎每天都在为收集老物件奔走,剩下的时间,就是在自己的“一木”空间里,盘点、清理淘来的老物件,又或是拿起工具,和“一木”空间院子里的泥土和花花草草打交道。
从最早的一名采矿工人,到做园林工程的商人,再到后来一门心思收集老物件,老袁说得十分朴实:“我是农民出身,学历也并不高,外面博物馆里的很多东西我都看不懂,收集这些我自己小时候用过的、看过的老物件,把它们一一展示出来,我觉得特别亲切,而且在我这个民俗收藏馆的每一样物件,老百姓都能看得懂。”
老百姓看得懂的“博物馆”
老袁名叫袁建民,老家在西太湖畔的花木之乡嘉泽,早年做园林工程赚了些钱后,就慢慢开始收藏老物件,几乎每天凌晨5点多就去收老物件,大到马车、独轮车、镖车、轿子,小到磨盘、木桶、蒸笼、竹篮、斗笠、烟斗、老绣片……有时在旅游时也要收些老物件回来,慢慢地范围也就从常州扩大到了全国,总之,只要是货真价实的老物件,他都要想方设法收回来,有时候甚至收集上百件一个种类的老物件,放到一起着实壮观。
随着收集到的老物件越来越多,老袁也越来越痴迷,一开始,家里人都觉得老袁把收藏老物件当作兴趣,也就随他去了,谁料就在2年前,老袁竟花了17万租下现在“一木”空间所在的厂房,全身心扑到了老物件的收藏中去。
在老袁的“一木”空间,只展出了近1800件老物件,因为场地有限,老袁还有1000多件老物件只能借用朋友的仓库来放置。2年间,老袁仅在收集老物件的运费上每年就要花费五六万,再加上房租、装修和维护费用,2年就用了近100万,家人的不理解、朋友的戏谑,都没有阻止老袁收藏的脚步,老袁是这样理解的:“人的一生并不需要太多钱,够用就行了,我觉得更应该享受过程,做一些自己想做而又有意义的事情。”
对于年轻人来说,他用积蓄所筹建的收藏馆里,陈列的都是儿时记忆中的一些老物件,但对于许多老一辈的人来说,这里收藏的是他们的青春。
让“传统”情怀有处安放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老袁,向记者展示他当天收到的一个铁玩意儿,兴奋得像个孩子:“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我们上学时候跑步用的发令枪!”接着便滔滔不绝地介绍起发令枪的用法,和他儿时关于发令枪的那段记忆。
“一木”空间几乎所有的老物件,都是老袁亲手收集来的,老袁收集的老物件以旧时老百姓农耕、娱乐、生活用品为主。比如种植庄稼所需的锄头、铲子,木工、铁匠干活时用到的工具;比如锻炼身体用的石锁、石笋;又比如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筷篓、灯盏、蒸笼。
老袁说,在他的眼里没有“废物”,所有的老物件都是有“生命”的,它们有自己的价值,老物件上的锈迹、包浆以及风化的痕迹,就是证明。身边也有不少人会说他“脑子不好”,没事收集这些破烂玩意儿,但面对这些老物件,虽然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来保养、打理,但老袁依旧还是看不够、摸不够,他说:“我在老物件上,看到的是我的‘根’。”
曾经得知山西有一台木头老镖车,老袁租了卡车连夜驱车16个小时赶了过去,据老袁介绍,这样的镖车数量很少,十分难得,也正因为如此,出手的卖家抬高价格,曾经也作为商人的老袁又何尝不知道谈生意的那些道道,但实在是急于将这样难得的老物件归入囊中,最终老袁花了十多万拿下了镖车,回来的路上,生怕镖车在运输过程中有任何闪失,老袁硬是一路没有睡,直到镖车顺利运抵“一木”空间。
老袁一直说,要不忘初心,就像他给放置老物件的地方所取的名字“一木”一样,“一”是从一而终、从头开始,“木”是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本。
最后的坚守
依靠着最初的资本积累,老袁一点点将“一木”空间打造出来,他回忆,一开始,这里还只是个老厂房,是他带着3个工人花了2个月时间起早贪黑,亲手用老物件把“一木”空间布置出来。
“呀!这就是我们小时候在冬天要用的暖炉啊!”“快看,还记得曾经咱家也有一台独轮车么!”……让老袁最欣慰的就是听到这样的对话,仿佛回到了记忆中的童年,那段关于青春的岁月。一直以来,老袁的“一木”空间都免费开放给每个预约前来参观的市民,从他们的脸上,老袁读到了发自内心的兴奋和满足。
从禅茶礼仪到民俗讲堂,老袁还会不定期举办一些公益类的活动,今年还吸引了在常州的外国友人前往参观和学习。通过“一木”空间,老袁结识了许多朋友,碰到有些对某件老物件很有情感的市民,如果可以,老袁都会送给他,而更多的人是赶着趟将自己家里的老物件送给老袁,他们说,这些老物件在我这里也没有多大价值,但放在你这里却很有意义。
就像老袁说的那样:“虽然不是什么值钱的古董,但我想守护它们,这对于我来说意义重大。”老袁很想把“一木”空间一直打理下去,虽然为了维持运转,偶尔也会卖掉一些重复、零散的老物件,但实在是杯水车薪,每年都要砸进去不少钱。
今年9月份,老袁的“一木”空间房租就要到期了,老袁很想再续租,这么多老物件,老袁也想让它们有个安放的地方,老袁说,如果不再续租,他可能会转让一部分老物件,但他依旧会尽力将收藏老物件坚持下去,老袁说,房租到期前,他都会坚守在这里,直到送走最后一批参观者。
发稿前拜访老袁的“一木”空间时,老袁又在院子里翻土改造了,问万一搬走了,这些功夫不都白忙了嘛,老袁答:“总想着要把这里改造得更好一些。”
由于“一木”空间人手不够,接待能力有限,如果有市民想要前往参观,可拨打电话:18661140099提前与老袁联系预约参观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