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20日讯 在前不久举行的淘宝造物节上,马云创办的无人便利店的“淘咖啡”正式亮相。像进入地铁站一样,只要在闸口使用淘宝或支付宝扫描二维码,就能进入这家兼具小商品零售和餐饮功能的咖啡便利店,购买你想要的任意商品。从进门到离店,没有一个收银员。
蹭着马云的光环、靠着高科技的手段,这家无人超市很快火遍全国,吸引了无数眼球。其实,在我们常州,有一家无人超市已经默默经营了近3年。
与马云的靠科技手段经营的无人超市不同,常州的这家无人超市靠的是信任。超市不设收银员,超市里没有一台监控,顾客挑选商品后自己对照商品上标注的价格付款、自己找零……
2015年1月27日,常州晚报就曾对这家名为“慈研舍”的无店员超市进行过报道。当时,很多业内人士对这家靠信用维系的无人超市普遍不看好,对超市的经营状况也表示了担忧。
超市内新添置了书桌椅
近三年从来没有丢失过一件商品
两年多过去了,这家无人超市经营状况如何?17日上午,记者再赴溧阳苏园进行采访,当天上午10点半,苏园内人来人往,有度假的游客、在此学习的学员,还有一些参观的散客。无人超市“慈研舍”内有三三两两的顾客,既不热闹也不冷清。超市内商品摆放得井井有条,依旧保持着两年前的风格。
与两年前不同的是,超市的格局有了些轻微的变化,一是之前摆放在超市正中央的收银台被摆在了大门东侧。收银台上依旧整齐摆放着一些零钱。
工作人员介绍说,以前这个收银台放在超市正中央,顾客逛超市一圈,拿了商品,经常找不到付钱的地方。于是就把它设在门口,这样顾客进去出来时,方便看到。这个也符合一般超市的做法。
第二个变化是在超市西侧购物区摆放了一套读书的桌椅,专门供顾客坐在这里看书学习。桌椅边上还设有茶桌、茶具等,免费供客人们喝茶。
工作人员介绍,超市这两年经营状况良好,一般3个月左右理一次货,这两年平均每月的营业额保持在2万元左右。
此外,自开张以来,超市没有丢失过一件商品。
经营者更愿意把它当成一个课堂
两年前,这家无人超市在公众面前亮相时,很多业内人士普遍对其不看好。而如今,事实证明它有着一定的生命力。
苏园董事长、“慈研舍”创办人霍益民告诉记者,其实,慈研舍已不仅仅是一个超市,而是一个传播传统文化的课堂,这个课堂的精髓就是诚信。这个诚信包括两方面:顾客信任超市,超市信任顾客。
霍益民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小事。一天下午6点左右,有两个游客来苏园闲逛,他们兜兜转转进了无人超市,出来时手里拎了两包东西大摇大摆走了。因已是下班时间,没人去理会他们。
第二天,这两个游客早早来到苏园,这次,他们径直走到超市,不一会又出来了。离开时,两人见院内依然没人理会他们,就特意到前台问服务员:“你知道我们来干嘛的?”见服务员被问蒙了,其中一个男子说道,“我们今天是专门过来付钱的。”
原来,这两人听说附近有个无人超市,专门慕名而来,可东西拿了却没带钱,于是第二天专门赶来付钱。
没能实现推广100家的目标
两年前,霍益民在接受常州晚报记者采访时曾说过,他和其他投资人要在1年时间里,在常州推广100家这种无人收银超市,而且要把这个超市开到马路边,进驻社区里。
显然,两年过去,这一目标没能实现。那霍益民是否真如一些人所言,是个理想主义者呢?
其实在2015年3月,霍益民和他的同伴,在苏园组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中华传统文化诚信超市全国推广大会,吸引了来自上海、南京、广州及全国各地近300名传统文化传播志愿者参加。
目前,霍益民和他的慈研舍、苏园以及其推崇的传统文化,已渐渐走向中国文化深层面。在多年的实践与积累中,苏园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古典哲学、劝善世人,净化世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聘请全国各地名人来苏园讲课达100余人次,举办中华传统文化培训班60多期,直接培训人员6000多人。
霍益民坦承,“慈研舍”离开了苏园的环境,前景确实不好说。但他目前在做的,并非诚信超市本身,而是超市体现的道德内涵及文化效应。现在,经常有一些游客慕名而来参观“慈研舍”。
霍益民告诉记者,上海一家文化公司在推广这种诚信超市,包括常州的这家在内,目前全国已有10多家这种诚信超市。特别是福建泉州聚龙小镇的一家诚信超市,已开到居民小区。同样是没有监控,没人收银,超市经营得特别好。
殷益峰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