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14日讯 上月底,金坛区茅麓小学茅山新芽合唱团受邀参加在常州保利大剧院举行的“喜迎党的十九大——种好幸福树,唱响文明歌”合唱音乐会。孩子们第一次登上大舞台表演很兴奋。
在此之前的第二届常州市合唱大赛决赛上,现场评委一致打出全场最高分,茅麓小学茅山新芽合唱团荣获金奖,孙颖超老师获最佳指挥奖和指导教师奖。
时间回到10多年前。2004年,孙颖超从偏僻的茅山山村走出,成了一位学音乐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她没有留在城市,而是回到自己的母校茅麓小学任教。
孙颖超从任教的那天起就有一个梦想——培养一支学生合唱队,让他们走上人生大舞台。她的想法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鼓励她放手去做。可第一次情况摸底就让孙颖超大失所望,当年全校500多名学生有一大半是来自四川、湖北、安徽等地外来打工家庭的子女,另外一小半是当地农村的孩子,不是五音不全就是不敢发声。有的孩子甚至说,听到钢琴的声音心跳就加快。
孙颖超没有灰心也没有放弃,而是坚定了组建合唱团的信心,决心将这批孩子带出来。她从3年级到6年级挑选了一部分主动报名的学生试着练习。当时,这些完全没有音乐细胞的孩子能否培养出来走上舞台,连她自己心里都没底。课外时间练半小时,早读时间练半小时;从吸气呼气开始、从扎马步开始、从练声读谱开始。她知道,训练学生的方法不能按照专业化来进行,而是要通过游戏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理解和懂得唱歌发声的方式和部位。
孙颖超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用更通俗简单的动作引导学生。她让学生仰卧板凳上,小手放在肚子上,用鼻子吸气、用嘴吐气,以感觉气声和发声的变化,并建议学生在语文课朗读时注意自己的声腔。学生在一点一点进步变化,合唱时也有模有样了。
就在学生们刚刚有点起色时,家长们却出现了反对情绪。他们状告学校和孙老师,有的说扎马步是体罚学生,有的说唱歌会耽误学业。孙颖超得知情况后没有埋怨家长,而是一个一个去解释,一家一家去说明缘由。有位家长反对合唱团,但孩子却一心要参加,孙颖超便主动联系,正值家长出差在外地,她光电话就打了一个多小时,最终说服了家长。孙颖超经常和家长们说,合唱团不仅仅是唱歌,也不是培养他们成为音乐家,而是通过唱歌这样的形式,使孩子的内心能够充满自信。
家长的误解消除了,学生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反映下午课外活动练歌时肚子饿,唱不动。校长孙网清和校领导们商量后表态,课外活动练歌前,由学校负责免费提供点心。同时,各级任课老师、班主任也相互支持帮衬,一路绿灯,不拖课不增加课外多余负担,确保孩子们有充裕的练歌时间。钢琴老师周筠更是伴随左右,毫无怨言。
成果终于在努力中逐渐显现。2014年,金坛区32所小学参加合唱比赛,茅麓小学获得了第一名;2015年,学校合唱团在常州市第一届合唱比赛中获铜奖。那次,孙颖超指着主席台上金奖的奖杯,问40多位学生:“两年后我们来把这只杯子捧回去,你们有信心吗?”“有!”孩子们齐声喊出来。看着身高不一、胖瘦不一的孩子们脸上兴奋的表情,孙颖超落下了激动的泪水。
经过多次比赛并获奖,在全校10多个社团中,合唱团的名声慢慢大了起来,家长们也因此而感到是一种荣耀。到了放学时间,练歌房门口常常是挤满了特地来观望的家长。孩子们出去比赛,有些家长甚至自费跟了去助威。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孩子们自身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邓常玮姐妹俩先后都是合唱团成员,姐姐是第一批成员,现在已经读大学,她说:“我是歌声中长大的。”妹妹很羡慕,到了3年级,在妈妈的鼓励下也报名参加了合唱团。
周苏蔚 赵鹤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