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政策调整致复读生减少
近两百复读生,理科本二线上占比85%
中国江苏网7月12日讯 第一阶段录取尚未开始,部分心有不甘的考生,已走进高复班。来自本市唯一的高复点——省前中国际分校高复班的反馈,受高招政策调整的影响,今年选择高复的考生有所缩减。目前,考生处于观望中。
高招政策调整后,选择复读的考生少了
按往年惯例,省控线公布后,是高复生报名的首个高峰,今年却是个例外。截至上周四记者采访时,省前中国际分校高复班的报名统计数据为近200人,相比去年少了一半。
高复班年级主任吕朝阳分析,变化缘于高招政策的两点调整——
一是批次的合并。原来本一、本二兼招的院校,今年全部纳入本一招生;本二、本三变成一条线招生,这就导致本一、本二的招生计划大量增加。仅本一批次,文理科计划比去年增加了2万多。
“由此,本一、本二的省控线大幅下调,考生上本科的机会多了。”吕朝阳说。
其二,今年各批次平行志愿院校由5所增加到8所,选择机会更多,考生滑档的机率小了。
吕朝阳表示,目前考生尚在观望中,预计本二录取结束后,可能会迎来集中报名期。“批次调整后,考生心仪的本二院校,省内可选择的不多,省外的因计划少有风险,所以考生在等录取结果。”
报名持续到8月中旬,最终结果,吕朝阳预计难达到去年的水平。
事实上,近几年,随着生源的逐年减少、录取率的提高,高复班人数呈下降趋势,从2013年900多人跌至2016年560多人,连续4年少了300多人。
已报名复读的,理科本二线上占比85%
省前中国际分校的高复班全省招生,其中常武地区占了近一半,此外,溧水、宜兴、丹阳等地的考生,也占了相当比例。
吕朝阳介绍,生源分布上,除了应届高考生占绝大数外,还有另三类:高职单招被录取后对学校不满意的,退学的在读大学生,以及在相对薄弱学校就读的高三生。
来报名的,多是本二线以上的。据统计,近200名报名者中,理科类,本二线上占比85%,文科类,本二线上也超60%。这其中,达到本一线来复读的,近20人。
吕朝阳说,现在社会竞争激烈,考生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他们不再满足于有学上,而是从就业前景来选择专业和院校。
还有小部分考生,则是受选测科目限制,院校选择有限,从而打算再拼一年。已报名的考生中,文理科有3人高出本一线10分以上,但选测科目都有C。值得一提的是,“高分数低等级”的“落榜生”明显比往年少了。
根据往年经验,高四生经过一年“卧薪尝胆”后,高考成绩比上一年提升40分左右。2017年高考,省前中国际分校高复班,3门主科总均分比入学时人均提高了37.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