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3日讯 转眼进入6月底,银行业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期中考”。
近日,记者从我市多家银行了解到,随着6月底年中考核的临近,银行理财收益呈现出平稳上行的走势,5%以上的产品已不算罕见。因此,有闲置资金的市民可把握好这个节点,让自己的理财收益最大化。
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涨幅明显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的表现让不少投资者眼前一亮。据普益标准统计数据,近6个月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均保持着持续上涨态势。
在端午节、儿童节的带动下,6月份的银行理财更是以“高开”之势拉开序幕。双节过后,银行理财仍保持较高位。记者梳理发现,近两周以来无论是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还是城商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稳中有升,此前难觅的预期收益率超过5%的产品,如今已不罕见。比如,江苏银行六月最新发售的聚宝财富理财,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收益率在4.95%至5.1%之间。该行本期理财产品已经于6月30日开售,有需要的投资者可以多加留意。
此外,根据新浪财经汇总6月30日在售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中,预期年化收益率在6%(含)以上的,常州就有1家,是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发行的“富江南之鸿富添盈A计划H1702期201”和“富江南之鸿富添盈A计划H1702期502”,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为6.5%,起售金额5万元。
连一向较为保守的国有大行也有了不错的表现。记者发现,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近期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均有上浮。以交通银行6月27日发行一款“交银添利1个月”理财产品为例,募集期截至7月3日,投资期限34天,投资起点5万,预期收益率4.55%。
“花式”理财产品频出,新客收益较为抢眼
近日,本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部分高预期收益率理财产品甚至频现“秒杀”,需要靠抢才能买到,还有的产品甚至需要提前预约或者通过网银、手机银行才能购买。“我对银行存款情有独钟,胆子比较小,所以一部分钱放在银行买一些保本型理财产品,一些长期不用的钱则选择了定期存款,只要银行不倒闭,存款的风险总是最小的,而且我比较相信大银行。”一位60多岁的大妈告诉记者。
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银行在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同时,也推出了不少“花式”理财产品。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新客理财”颇受各大银行关注,这类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高于同期普通型理财产品。比如,日前光大银行新客理财收益率上调至了5.15%,投资期限60天,起购金5万元;138天新客理财收益率上调到5.3%,起购金额也是5万元。从未购买过该行理财产品的客户,在开通理财账户10日内且完成风险评估后,就可通过门户网站、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电话银行、非现金自助设备等渠道进行购买。
当然,专属理财并非只有新客一种,大到各类节假日、小到某天的特定时间段,都可以被银行拿来包装成定制理财产品。比如,节日专属理财产品就是今年较为热门的一类。据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与“五一劳动节”关联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为4.64%,与“母亲节”关联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为4.58%,两类产品的平均收益均大幅领先于全市场产品的平均收益。
除了专属理财产品,也有银行推出了“分档计息”的理财产品,投资者购买后无需保证最低持有期限,随时可以取出,资金的收益按照持有期限分档计息,不同的理财期限对应不同的收益。记者了解到,目前中行、中信、民生等多家银行均推出了这类产品,而且受市场资金面影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和整体行情一样开始上涨。
比如,民生银行也上调了收益递增型理财产品收益率,各档次收益率上调幅度为0.15个百分点至0.3个百分点。光大银行也调整了活期盈理财产品收益率,各档次调整幅度为0.2%。记者发现,随着银行上调收益率,部分银行收益递增型理财产品长期限的档次收益率已接近固定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率。
年中理财配置迎来好时机
值得关注的是,6月末既是季末也是年中。在大多数投资者看来,随着银行年中考核逼近,银行理财收益可能会走出一波小高潮。不过,据记者了解到,早在2015年10月1日,银监会就取消了银行的存贷比指标考核,改为动态监测,自此银行就渐渐减少了“冲时点揽存”的现象。当下之所以出现银行收益明显走高的情况,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整体市场资金面的普遍“吃紧”。
在某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看来,眼下银行理财产品的季末、年中效应逐步淡化,银行理财收益率不会出现大幅调整,应会保持平稳上行。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虽然季末银行理财可能会上涨,但如果投资者死等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冲至某一高点或者一定要等待月末的前几天购买,那样可能会错失购买良机。“实际上,本周开始有配置需求的市民就可以集中关注银行的理财信息了,遇到收益率在5%左右的理财产品就可以选择出手。”
在具体的产品选择上,理财师建议,保守型的市民可锁定中长期理财产品。同时,在购买产品时,可以重点关注一下产品是否具有“可质押”和“可转让”这两项附加功能。这是以防在后期,如果出现收益率更高的产品,或是市民临时急需用钱的情况,能够有资金进行重新投资和周转。此外,对于激进型的客户,可以在购买稳健型产品的同时,搭配一些具有一定风险的基金产品。
孙婕 采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