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28日讯 还有两天,中小学生将正式迎来暑假。不过“暑假到了,可以彻底放松了”这句话,在现在的孩子身上却是说不出口了。据说,最大一波培训班、兴趣班还在路上,7月就将正式“上岗”。
身边的家长说,除非是家长暑假也能同步放假,或者孩子是被送到外地老家,一般情况下,父母都会给孩子报个班。小学低年段的以兴趣班为主,小学高年段起,报的基本都是学科类培训班了。
上一周,我们对孩子们上的“班”做了次小调查,在热度中看一些新变化,也给爸妈一些提醒。
兴趣班
绘画、书法依旧是爆款,编程急剧升温
暑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市妇儿中心,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大人、孩子穿梭于各个兴趣班间。
来自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数据,今夏暑期班,报名达到15700人次,相比去年又增长了近千人。其中,新生占到六成。市妇儿中心的暑期班报名还在持续中,截至目前,报名总人数近7000人次,新生3000人次。囿于场地限制,中心基本呈满负荷状态运转。
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处顾老师表示,孩子一旦上了小学,小记者、思维训练是爸妈报班时的首选。小记者班,6个年级共62个班,思维训练达到79个班。市妇儿中心的小记者班课程结合活动,也颇受家长青睐,目前共开设17个班。
此外,绘画、书法类的兴趣班,一直是爸妈的大爱。像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绘画,26个班的计划,很快被一抢而光。妇儿中心的书画班,累计百来个班,每个班20多个孩子。
科技类升温快。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编程班开了三四年,前几年的新生班维持在10来个班,今年的暑期班一共报了28个,每班40人,且报名首日就报满了,这让教务处的老师颇意外。
信息学奥赛(编程)是市妇儿中心今年新推出的项目,暑期班是第二期,由一期的1个班增至3个班。
业内人士表示,编程的火爆,折射出家长功利的心理,因为编程玩得溜,也是一条升学通道。
相对来说,器乐特别是民族器乐,是冷门项目。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巴扬手风琴计划开2个班,迄今没人报;妇儿中心的二胡计划招1个班,一对五上课,目前仅2个人报名,竹笛班招生也不太理想。
顾老师分析,多数器乐遇冷,可能跟见效慢、孩子学得较辛苦有关,市妇儿中心培训部部长封霓则认为,民族乐器听上去不够洋气,所以家长不“感冒”。
顾老师说,一报七八门的“牛娃”,是极个别。报名结果显示,多数家长倾向于报2~3门,因为好些项目,远非一个暑假15次课就学完了,开学后需要延续。一旦报名科目过多,届时秋学期还是要做取舍。
多年负责培训的封霓同样表示,“80后”家长报班越来越理性,两点变化很明显:报班前主动问孩子“你喜欢吗”,多方比较、试上课后再定哪一家;其二,报班时主动让老师把把关,看孩子是否适合学这一门。
据悉,市妇儿中心现部分项目已推出体验课,像钢琴启蒙班,舞蹈、巴扬手风琴等,孩子、家长上过一节体验课后,如果“没感觉”,可以不报班。开设体验课后,退班、退费的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