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2017高考考生及家长注意:这五大骗局千万别信!
2017-06-20 08:5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6月20日讯 高考落下了帷幕,试卷批改、志愿填报及学校录取等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各种借高考招生之名实施的诈骗案件进入高发期,犯罪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发布虚假信息,极尽诱骗之能事,手段层出不穷。

  去年的徐玉玉案,相信人们还记忆犹新,那个尚未来得及踏入大学校门的青春少女,因为一次通讯信息诈骗猝然离世,这样的悲剧令人痛心,更应引以为戒。为此,常州移动梳理了高考后诈骗分子的常用伎俩,总结了历年高考招生的五大骗局,希望广大考生和家长除了关心考试成绩,更应警惕各类针对高考的通讯信息诈骗,谨防“分不够,钱来凑”的虚假招生承诺,以及“内部指标”、虚假查分网址等诈骗手段。

  发送虚假查分网址

  诈骗分子通过短信发送虚假查分网址,让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将这些信息记录并贩卖,或根据信息进行精准通讯信息诈骗。

  以高考为由头的“木马”诈骗

  诈骗者向考生和家长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短信,或是在网站上设置一个诱骗性的木马链接。如“家长您好,请参考以下各地高校招生录取分数线XXX”,只要点进去,木马程序便会植入手机,获取关联银行卡等信息,并拦截获取支付验证码,经网购消费变现或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红包转账提现。

  以“特长生加分优惠”诱骗

  骗子称能办理艺术、体育、小语种等各类“特长生”加分,还会煞有介事地要求考生提供“特长生”资格证书,以此骗取钱财。甚至会冒充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租用办公地点、考试场地,设立小语种、艺术类提前招生考试现场,私自组织考试,骗取考试费和录取费。

  冒称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

  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工作人员诈骗,有的甚至假冒军校领导、军队干部,吹嘘有“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更有甚者,编造虚设招生机构,伪造各种公文,诱骗考生和家长。近年来,军队保卫部门与地方公安机关连续破获多起假冒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招生诈骗案件。

  伪造录取通知书

  骗子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事先打入银行账户内。如果考生或家长稍有不注意,就会落入骗子设置的圈套。按照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录取通知书由招生学校根据省招办审核备案的录取名册发放,并加盖省招办录取专用章;考生拿到通知书后,可登录省招生考试信息网或到县市区招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

  花样百出的诈骗让人防不胜防,也反映出公民个人信息存在严重泄露的现象。常州移动提醒广大用户,除了在思想上提高警惕以外,在日常号码使用中也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手机的第一卡槽用移动主号,第二卡槽使用移动安心小号,可保护手机号码隐私。当用户在网上购物、中介租房、二手商品交易时,可使用安心小号进行联络,也可以对其单独进行开关机设置,从而隐藏并保护真实手机号码,方便省事更安全。

标签:考生;诈骗;招生;家长;信息;录取;高考;骗局;常州移动;千万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