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杨振海家族有个“家风基金会”——
天南地北95个小家庭,家家有一个储蓄罐
每个家庭“日行一善”往里面投一元,全部用于慈善捐助
中国江苏网6月6日讯 “杨氏家风基金会”成立于2015年元旦,两年多来,筹集的两万多元善款,全部用于奖励了优秀师生和捐助盐城阜宁受灾群众。目前,杨氏家风基金会成员,已从开始时候的三十多人增加到两百多人。筹款方式,也从周行一善变成日行一善。
90岁的杨振海老人,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
记者在金坛区春草堂小区的车库里,见到了今年90岁的杨振海老人,老人精神状态好,思维非常清晰。杨振海住的车库,是女儿的,他自己没有房子。墙壁上挂着“情理、忠诚、勤俭、奋进”八字家训,杨家的祖辈就是用这样的理念教育杨振海的,他也这样教育后辈。电视机前,有一个并不起眼的白色储蓄罐,如今,杨氏家族中95户人家都有同样的储蓄罐。有的放在茶几上,有的放在书桌上,有的放在电视机前,有的放在玄关处,有的放在孩子的台灯下,每只小猪肚子里都是沉甸甸的。
杨振海向记者道出储蓄罐的故事。杨氏家风基金会成立于2015年元旦,经媒体报道后,基金会的名气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他的族人也要求加入基金会,为杨家的慈善事业出一份力。杨氏家风基金会成员已从原先的三十多人增加到两百多人。
“原来,只是我的后人14个小家庭38个人这么做,每周日是行善日,家庭成员每人在这一天要向储蓄罐中储存2元钱,周行一善,每年元旦前大家统一打款到基金会会计的账户上;今年,基金会共有95个小家庭参与。为了体现一种仪式感,基金会出钱,采购了统一的储蓄罐,每家发一个。规则也有小变化,每个家庭每天往储蓄罐中投1元钱,日积月累也能积少成多,用于社会慈善事业。
“为什么这么做?”这个问题无数人问过杨振海。
杨振海坦承,他能这样做慈善,主要还是因为家里没有负担。他的老伴已经去世,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很优秀,孙辈更是人才辈出。有的在国外留学,有的经商,有的从政,有的从医,总之,没人要他贴补。他不买房子,也没什么大开销,退休工资只要顾顾自己,请一个保姆料理生活,没有后顾之忧。
两年多来筹集的两万多元善款,已开始派上用场
杨老的儿孙们分布在北京、云南、上海、苏州、无锡等地,儿孙们对这项家庭慈善事业十分热心。两年多来,筹集的善款已超过两万元,已经支出一万多元,用于奖励优秀师生和捐助盐城阜宁受灾群众。
2015年中秋,几个小辈说,基金底子太薄,能做成什么善事,为讨老人欢心,每个小辈又往基金里捐款,当场便筹集5000元。
2016年3月18日,杨振海来到曾经任教的朱林中心小学,为6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送上600元奖励金,两名优秀教师各送上200元奖励金。此后,盐城阜宁龙卷风灾害,杨振海立刻从基金中取出5000元送往灾区。今年2月18日,杨振海又来到朱林中心小学,向10名贫困学子发放助学金,每人300元……
杨老师在心里算了一笔账,今年是95户小家庭,每户365元,今年元旦就能新增三万多元,这些钱可以帮助几十个贫困的孩子念书了……
对于今后基金会的走向,杨振海思考组建一个架构完整的管理团队。他告诉族人,“即使以后他不在了,家风基金也要作为一项传统延续下去,每年都要用家风基金来做好事,帮助人。”
储蓄罐除了“救助”的功能,还有“示范”的效应
七十多岁的王生(化名)常到杨振海家走动,邻居以为是亲戚,杨老说,“这是我的老学生。”杨振海从做老师有收入起,就一直资助学子。王生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杨振海在西旸中心小学做校长,王生家徒四壁,连书本笔都买不起,杨振海悄悄给了他两元钱,让他去买。那时米是一斤三毛钱,两元钱对王生是笔巨款了,因此,他一直记着老校长的恩情。
“很多孩子天资聪慧,可就是家里穷,上不起学,我遇到这样的孩子就特别疼惜,总想稍微帮一帮。”有时,就是给学生买点书本文具,有时,是给孩子送些饭菜,有时,他会给孩子塞些钱。
杨振海曾经任职的朱林中心小学,特地布置了一个橱窗,橱窗里贴着与他有关的善举,同时,还摆放着储蓄罐,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利用零用钱行善,为贫困学生圆梦。
而受影响最深的,还是他的家人。7岁的重外孙昊昊和父母住在北京,礼拜天,有时父母都忘记捐款的事了,昊昊会提醒父母,“你们是不是忘记了太外公的吩咐了!”
小外孙曹磊英国留学回来后,在苏州从事医学器械工作,英国老板把中国工厂都交给他负责,在曹磊眼里,这种存钱方法存的都是小钱,派不了什么大用场。小伙子为了圆外公的心愿,特地往基金里捐款1000元,希望外公可以帮助更多贫困学子。
大外孙丁波,曾经让杨振海担足了心,他和妻子两人双双辞去北京公务员的工作,下海经商,从事特种设备。一次,丁波看到报道得知山区一个女孩,残疾人想在电脑上学手艺,可连电脑都没有。丁波立刻买了电脑寄给女孩,为怕女孩尴尬,特意没有露面。(贾帝 陈新 李薇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