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6日讯 东方小学二(1)班尤明睿同学来自四川,每天妈妈接放学途中,简单的一问一答,乡音串起母子间的小温暖。

这样的画面,最近一个多月在东方小学成为日常,不仅是放学上学途中,课间午间交流也充溢着同学间各种乡音,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东方小学现有17个班,738名学生来自17个省份,结合生源特点,学校结合今年的国际语言节,号召每个学生回家了解并学说家乡的问候习俗和地方方言,还编辑春节、做客、走访亲戚、客人来访、节假日等的问候情境并拍摄成小视频,在校园播放。
谁不说俺家乡好,小小的问候传递了亲情与乡情,成为同学们的寻根之旅。可是学校并没有就此打住——同学们从家乡的问候与礼节,延伸到自己的言谈举止,各班还创编了各具特色的行为问候规范“三字经”;而作为世界语特色学校,全校师生和家长们利用公众号平台学说10句常用的世界语的问候:“东方欢迎你;Bonvenon al vi en Dongfang(Orienta) Elementa Lernejo.”……同学们还用世界语制作信笺,向友好学校送去祝福;这不,六(1)班张思雨,用世界语制作了漂亮的明信片,寄往日本世界语友好学校——高槻五百住小学的小朋友,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世界的问候”把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刘丽霞校长向世界各国友人发出了“世界的问候”征集令,在世界语协会友人相助下,来自各国的问候视频、书信纷沓而至。同学们沸腾了,初步涉猎和了解了世界各国的问候语,每个班都选择并学说一个国家的问候语,要为全校同学带来六一的问候。
在六一儿童节汇报展演中,乡音荟萃、语言追溯、文化弘扬……交汇成一首管弦乐在校园内飘扬。《茉莉花》是一首江苏民歌,用世界语演唱别有韵味;短剧表演——《世界语的起源》,配音朗诵——《世界语,东方的一张名片》,诠释了该校33年来和世界语的缘分。当低年级小朋友身着世界各地的节日盛装,出演情境模仿秀——《世界的问候》时,大家都被萌倒,跟着他们喊出用世界各地语言演绎的“儿童节快乐”。
校方表示,和平、友谊和爱,是世界语运动的价值追求,也是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目标。“不同的语言 相同的情怀”,历时一个多月的语言节活动,从“我的问候”、“我们的问候”到“世界的问候”彰显了师生对国际理解教育求异存同的立意和诠释。
(许红英 孙霞 王芳/文 段文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