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6日讯 “自从村里建起了污水处理站,村子干净整洁了,我们的生活也清爽了很多。”60岁的仙姑村委宜庄村民徐锁成日前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都直接排放,不仅房前屋后气味难闻、蚊虫孳生,碰上下雨天,污水还会溢出,到处乱流。
2013年,作为江苏省第7期太湖流域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之一,日处理能力80吨的宜庄村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开工建设,管网接纳户数336户,受益村民超过700人。生活污水纳入污水管网,经格栅、集水池、酸化池、沉淀池、渗滤池后达标排放。
除了宜庄村污水处理站,近年来,通过第6期太湖流域治理项目、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在仙姑村委横山庙西村、王岗村也建成了两座污水处理站。目前,该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近50%。
“3座污水处理站的建成投用,使得村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村子更加整洁美观,也推进了我们村农家乐的发展。”仙姑村经济合作社社长颜卫红说。
但由于历史原因,污水处理设施只是集中分布在合并前的原仙姑村范围内。
在颜卫红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对达村。对达村整体地势北高南低,因为没有建造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得不到集中收集、净化处理,大多数顺着地势进入村南边的一条河塘里,现在水体表面漂浮着油污,河水也不再清澈见底。
“记得小时候我还经常在里面游泳,那时候这条河可干净了。”对达村村民组长王球方对记者说,村民都很希望改变现状、集中处理生活污水。
据了解,对达村村民的这个愿望,预计今年底前就可以实现。
为扎实推进“263”黑臭水体治理项目,金坛在各镇及街道全面推进规划发展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工作。
“我们将以‘管网全覆盖、覆盖全收集、收集全处理’为目标,开展规划发展村污水处理建设工程。”薛埠镇创建办主任王国祥表示,力争到2020年,全镇规划发展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
目前,薛埠镇72个规划发展村中,有25个通过近年来太湖流域治理项目、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红线区域内村庄环境整治项目,完成了污水管网、处理设施的建造。
今年,该镇计划对包括对达村在内的13个规划发展村庄开展污水处理建设工程,具体包括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网建设以及村庄环境整治等。
据了解,对达村生活污水处理相关建设工程将在8月份动工,预计年底前完工,受益村民155户。未来3年,这项工作还将在仙姑村委阳山村、门楼下等自然村逐步开展。
仙姑村党总支书记蒲斌表示,村委将进一步落实好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管护、清理养护等工作,并加强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更好地打造美丽乡村。 陈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