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31日讯 今天,是第30个世界无烟日。今年无烟日的主题是烟草对发展的威胁,很宏大,却也离我们好像有些远。不过,吸烟,或多或少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二手烟对人体的伤害也早已被科学证实。因此,控烟的话题,常常会被我们提起。就在半个多月前,我市一小区的楼道电梯内外都被人喷上了“电梯内抽烟猪狗不如”的标语,再次引起了网友对公共场所如何落实控烟或禁烟措施的热议。
小区电梯等候区的雷人标语(图片来自网络)
根据2013年12月1日施行的《江苏省爱国卫生条例》,包括电梯在内的十大类公共场所被列为禁止吸烟的场所,另有一些公共场所被列入控烟场所。无烟日前,常州晚报记者对我市公共场所禁烟、控烟情况进行了一次扫描,也了解了几位自律烟民在控烟大背景下的切身感受。
事件·小区电梯有人吸烟遭雷人标语“喷”
有网友认为,骂人不妥,但看了标语内容确实解气
前不久,有网友在本地论坛发帖,称其所居住的小区,因为有人在电梯内吸烟引发了其他住户的不满,导致电梯口和电梯内被喷上了“电梯内抽烟猪狗不如”的雷人标语,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乱喷标语者的素质比吸烟者也高不到哪儿去,但更多人则认为这种做法是种无奈之举,“虽说骂人不对,但电梯内吸烟太令人讨厌,标语的内容确实让人解气。”
电梯被喷标语的小区是武进区的长河花园,该小区的刘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时进电梯的确会有烟味,并且因为电梯是密闭空间,一旦有味道很难散去,确实让人觉得不适。“虽然喷标语的做法有些过激了,但电梯禁烟我赞同。我以前住的小区也有电梯内抽烟现象,主要还是得靠自觉吧,这个没法管,总不能找个人专门坐在电梯口罚款吧?”
事后,记者从该小区物业了解到,喷标语在该小区内仅出现在一个单元,是该单元的一位住户因忍受不了电梯内经常有烟味才出此下策。“我们后来调取监控后发现,是该单元楼的一位住户在凌晨1点的时候喷上去的,此前我们也没有接到过他的投诉。当天下午在发现这些标语后,我们立即进行了擦除”。
该小区的物业负责人表示,小区内之前统一贴过告示,电梯内不能吸烟,但是仍旧有住户我行我素。“电梯内吸烟不是个例,但是控制起来比较困难。我们物业也是有心无力。”
据记者了解,《江苏省爱国卫生条例》明确规定,电梯内部及其室内等候区域属于禁烟场所。
公共场所控烟,冷热不均,效果不一
扫描·商场基本“无烟”,饭店有些无奈公交司机“严禁”,的哥的姐宽松
除了电梯,其他禁烟控烟的场所情况如何?常州晚报记者探访的结果是:冷热不均,效果不一。
公共场所,男子正在吸烟
商场:普遍都“无烟”,顾客抽烟少
记者走访中发现,百货大楼、购物中心、九州新世界、吾悦国际广场等商场和城市综合体,发现这些商场门口都有明显的禁烟标志。逛商场的女性消费者居多,记者在走访时并未碰到有抽烟的顾客。
在百货大楼5楼男装区,记者在该楼层的垃圾桶并未看到有烟头。商场保洁员表示,男性顾客逛商场买东西时一般不怎么抽烟,如果要抽很多都会走到洗手间来,她们看见了也只能提醒对方抽完要将烟头扔进垃圾桶的规定区域。
在吾悦国际广场,记者发现商场的每个门口都设立了吸烟区,并放置了灭烟柱。服务台的工作人员表示,吾悦国际广场的所有室内区域都是禁烟区,目前商场在每个门口设置灭烟柱并贴有醒目标识,就是为了方便和提醒顾客商场内不能吸烟。
饭店:吸烟很普遍,想“控”有些难
24日中午,记者在天宁区竹林路附近一家中等规模餐厅吃饭。饭店在大堂内设有禁烟标识,但在每个餐桌上却放有烟灰缸。
在记者右手边邻桌有8个人在吃饭,都是中老年人,有男士也有女士,看样子是朋友聚会。期间,两位年长的男士掏出烟来互敬,然后开始吞云吐雾。而同桌的女士没有提出意见。饭店服务员也没有劝阻。
饭店老板表示,按照规定饭店大堂是不能抽烟。但是,到这里吃饭的都是老熟人、老顾客。他们带了客人过来高高兴兴吃饭,兴致来了抽几根烟,去劝他们不要吸烟,面子上抹不开。有时就是去劝阻了,客人也不太会听。
龚先生是我市一家连锁餐饮企业老板,谈起在有客人在饭店抽烟的问题。他表示,这是他比较头疼的事情。“像我们这种服务行业,直接跟客人打交道,而客人形形色色。有些人好说话,你劝他抽烟,他配合。有的人不好说话,你劝他,他还要跟你吵。不仅起不到效果,还影响了生意。”
公交司机:大家都会管,车内已“无烟”
公交司机江师傅开公交有近20年了,谈起公交车上吸烟,江师傅告诉记者,10多年前,公交车上吸烟情况比较多。那时大部分公交车没有空调,车窗是开着的。一些烟民上车后喜欢坐在车窗边上抽烟。上前劝阻,他们也不听。经常引发一些矛盾。现在我市公交车几乎都有了空调,一到夏天,车窗封闭,吸烟基本没了条件。如果看到有人叼着烟上车,司机肯定要制止,而且,现在很多乘客特别是女性乘客有维权意识,一旦发现有人吸烟,会主动上前制止。最近几年,公交车上吸烟的现象越来越少。
的哥的姐:管得很“宽松”,偶尔会互敬
一次打的,与的姐孙女士聊起车内吸烟。她说,目前,所有的出租车都是禁烟车辆,司机和乘客都不可以吸烟。“不过,碰到拿着烟上车的乘客,我虽然反感,但一般都容忍了,尤其是从机场、车站接到的,毕竟是客人。如果一根接一根,我会提醒一下,对方也会听”。孙女士表示,现在公司管得很严,会不定期抽查车内环境,所以以前的简易烟筒都没了。“现在管得严,被运管处查到要罚款的,所以抽烟的司机也少了,我们车队一个都没有”。
另一位有20多年烟龄的哥则表示,自己跑长途时难得会抽支烟提个神,在市里,一般抽烟都会下车。但只要车上有乘客,他一般不会抽。如果乘客在车内抽烟,他一般不会制止。“有时候,跑长途,乘客会递烟给我,推不掉我会收着。抽完后,再回敬他一支。”
说法·处罚无力影响控烟效果
常州市爱卫办主任祖熙阳告诉记者,我省控烟实施的是行业管理。所谓行业管理就是指不同的行业主管部门管理本行业所属的单位的公共场所控烟工作。如卫计委负责对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的控烟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控烟工作,公安部门负责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控烟工作,食药监部门负责对餐饮服务经营场所的控烟工作……
祖熙阳向记者坦承,行业管理虽然实现了责任分工,但有些行业没有行政执法权,导致对在公共场所吸烟的情况处罚无力。这也是一些公共场所控烟效果,难以尽如人意的原因。
祖熙阳表示,希望在国家层面能出台控烟法规,明确执法规范、统一执法尺度。“公共场所控烟工作,依然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政府及社会各界需要达成共识,加强控烟、禁烟宣传力度,改变市民观念,培养良好的社交礼仪。” 殷益峰 尹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