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31日讯 忽如一夜春风来。
我市武进等地民间博物馆接连开出17个;溧阳史贻直陵园修缮工程在回乡人士的主持下顺利完成;在金坛等地,个人出资为村民建设水利灌溉设施、修建道路、改善村容村貌,更是蔚然成风。
透过这些,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常州城外,一个新的群体正在走上时代舞台。他们大多数是事业有成而又德高望重的回归故乡人士。他们利用自身的财富、资源、理念和知识,造福乡亲并参与乡村管理,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便是新乡贤。
这个群体及其社会意义已引起我市高度重视。去年5月,我市各有关部门和常州大学联合,在该校成立乡贤文化研究所。该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朱炳国说,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些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绅,都被称为“乡贤”,并由此形成了乡贤文化。而改革开放近40年来,常州涌现出一大批新的乡贤,他们在全方位推动新农村建设上正在成为政府及其服务对象以外的“第三方力量”。
扶一方乡邻
连日来,在金坛区指前镇东浦村,村老年协会会长吕余炳正在忙着一件大事:为村上几位贡献突出而受人爱戴的先辈和老人筹建“乡贤馆”。
事实上,吕余炳本人就是乡亲们眼中的“新乡贤”。他虽已70多岁,但还是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10多年前,干了22年制造业的吕余炳退休回村定居。因为能力强、见识广、为人正派,他很快被亲戚聘请到外地负责工程施工。不久,吕余炳接到新任村书记的求援电话:村级经济实在薄弱,当年负债近80万元,急需他这样的能人帮着开方子、出点子、找路子。
吕余炳早年曾担任过6年村干部,对这方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深情。经过思考,他放弃优厚待遇,回村了。他一面组织在外经济能人座谈,一面向上争取,先后为村里募集资金180多万元,不仅修好了几条进村道路,还成立了金坛第一个村级老年协会,并建成“老年之家”,为全村600多名老人提供了健身、娱乐和休闲的场所。
2009年,全省首个万顷良田建设项目在该村启动。吕余炳推陈出新,利用村茶馆“吃讲茶”习俗,帮助村委及时调解多起土地纠纷,使得项目顺利推进。村级经济收入也由此大增,全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跟进,昔日的穷村一举跻身全省“最具魅力乡村”行列。
与吕余炳相比,蔡敖粉带领乡邻致富则更为直接。蔡敖粉退休回到金坛建昌老家,发现村民为当地红香芋的品质和销路发愁,便发起成立了昌玉红香芋合作社。他主动找到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开展产学研合作,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还分别通过市电视台、江苏卫视和中央电视台为红香芋宣传造势。如今,建昌红香芋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合作社社员也发展到286户,带动种植面积5000余亩,亩均收益超过12000元。
在溧阳市上兴镇余巷村,老教师袁宗顺不仅桃李满天下,而且儿子、侄子都成为著名企业家。袁宗顺退休回乡后,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和晚辈的资金支持,一次次反哺故土乡邻,不但花100万元改造提升家乡的中小学校,还成立了奖学金基金会,每年定期奖励优秀师生。
类似这样,由新乡贤发起成立的基金会,在全市乡村还有很多。仅在武进区,类似的基金会到去年底已使用7.92亿元,通过精准扶贫,有力地帮扶了困难乡亲。
塑一方乡景
在家乡建设上,新乡贤同样发挥了不小作用。
武进夏溪花木市场与金坛尧塘西华村之间的一条“花木之路”,成为美谈。夏溪和尧塘都是全国闻名的 “花木之乡”,两地之间的人、货往来非常密切。然而,几年前尧塘西华却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可通往夏溪花木市场。曾经担任镇江市委副书记的王云海退休回乡后,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帮着协调资金,修筑了一条西华通往夏溪的道路。从此,西华村民种植的苗木进市场方便了,花木经纪人到田头收购、运载苗木也不再费劲了。
“从这个村举家外迁的花木经纪人不下500人。他们经历丰富、眼界开阔、敢闯敢干,是家乡进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村党总支书记孙华东说,西华村已被列入新一轮美丽乡村创建村,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花木产业升级,都离不开他们的热心参与。受王云海这份爱乡情怀的感召,这些能人纷纷主动接力,回报桑梓。
同样,早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并在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商学院进修过的沈火元,是溧阳市溧城镇八字桥村走出去的农家子弟。后来,他成为我国铸造行业响当当的企业家,他的公司在辽宁发展得红红火火。
2011年八字桥村被确定为江苏省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试点村,沈火元回到家乡后,主动出资,并且出主意,大力帮助村里搞建设。如今走进八字桥村,满眼皆是“水韵江南”的醉人美景: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绿树掩映,修竹丛丛。老人们记忆中的乡村景象又回来了,而年轻人崇尚的时代气息也一点不弱——一条条宽阔的柏油路通向村子深处,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和村庄环境面貌让不少城里人看了啧啧称赞。去年,这个村成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
扬一方乡风
这些年,金坛区农研会、老促会副秘书长周苏蔚有一个很深的感受:新乡贤对家乡的反哺,已走出单纯捐钱捐物阶段,而逐渐拓展到先进文化引领、乡土文化重塑和文明乡风建设。周苏蔚说,根植于文化的新乡贤群体,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实,并且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在金坛,说起建昌圩爱心基金会和文化研究会,史焕荣一脸自豪:“我的家乡情怀和个人情趣,在此实现了最佳结合。”
史焕荣曾是建昌建筑公司掌门人,在他的带领下,当地建筑能人已为家乡新农村建设捐资6000多万元。几年前,史焕荣退休了。他改换奋斗舞台,由带领企业发展转向乡土文化研究、传承和弘扬。退休第一年,他就发起成立建昌圩爱心基金会和文化研究会,其中他个人捐赠120万元,其他78名爱心人士共捐款1144万元。
6年多来,这两个会各自发挥职责,都收到显著成效。其中,建昌圩爱心基金会承担了救助弱势群体的职责,文化研究会则先后建成包括牌坊、圩牌、思远亭、功德牌及百米文化长廊在内的建昌圩文化广场,并且编辑出版了10集《建昌圩》系列丛书,涉及农耕、道教、建筑等8大方面的圩文化研究。由此,这里被中国乡土文化艺术协会命名为“中国圩文化之乡”。
新乡贤点燃的乡土文化火种,如今已渐成燎原之势。其中,在武进、新北、天宁、钟楼等地,新乡贤们投入大量财力精力建设的民间博物馆就已达到17个,这些博物馆的主题包括农耕、民俗、钱币、盆景等。这些博物馆,不但吸引本地村民,还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前来参观,特别是一批又一批青少年学生参观后,不但开了眼界,而且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了对其中蕴含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影响力更大的是史贻直陵园修缮。2012年,江苏省文物局批示进行史贻直陵园修缮工程。史贻直是清代重臣,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为保护文物,完成陵园修缮工程,溧阳市夏庄村成立了史贻直文化研究会,史田云老人全票当选会长。史田云退休回乡前在上海拼搏多年,事业有成。他为人正直,多方面能力较强,在村里很有声望。史田云和研究会一班人齐心协力,共筹集资金700余万元,保证了修缮工程的顺利完成。如今,这个陵园不但成为乡村景观,更成为做人、做官、做事“三做”品德教育的活教材。
目前,回到我市乡村定居的新乡贤越来越多,他们不但报效家乡,同时还引领家乡在更高层次上取得发展。最为突出的是,溧阳等地的新乡贤自发组成有关公益组织,在促进民主协商、完善村规民约、倡导良好乡风,以及对村“两委”工作进行监督等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这些新乡贤已参与村级事务管理3000多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数千起。
本报记者 赵鹤茂 朱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