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7日常州讯(记者 赵家玮)近日,常州市“新优质学校成果展”新闻行动走进常州朝阳中学。该校是江苏省师范初中校,创建于1950年,2015年新校舍竣工。学校开展“自主德育”、信息技术变革课堂等改革探索,以“朝(zhāo)阳”姿态亮相常州东大门古运河畔。
据了解,目前朝阳中学有20个教学班,新校舍落成后建筑面积3万平米,总投资达1亿元,形成了一个“环境典雅、设施一流、特色鲜明、人文和谐的现代新优质学校”。
校园文化:营造具有朝阳特质的场
2015年8月,朝阳中学完成了原址改造,崭新的校舍给学校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新学校应该具备怎样的“软环境”和校园文化?
朝中的答案是为学生安装了直饮水系统,洗手间配备了厕纸和洗手液;提供健康、营养、可口的早餐、午餐和点心;师生笑脸生动了一面面墙壁,风铃声在校园里清脆地摇响,秋千上荡漾着欢声笑语,棋类休闲区总是围满了孩子,孩子们亲手播种的希望在种植园里悄悄萌发;配备休闲室、备课室、谈心室,为老师提供交流、阅读、会客的自由而舒适的空间。
校长殷涛介绍,学校致力于打造图书馆式的校园:打开图书馆,精心设计敞开式阅览区域,每周安排阅读课,让学生亲近经典;设计走廊读书角,让图书流动起来,让读书无处不在;举办读书节,评选读书之星,让读书成为最美丽的风景,让读书人成为最可爱的人。
舌尖上的朝阳:做好这件“天大的事”
非转基因大豆油、有机蔬菜、手工肉圆、健康的食材,家里的味道……这是独属朝中孩子的午餐。七(6)孙位东同学自豪地说:“我们学校的食堂可不一般,那可是我这个吃货的天堂!我经常光顾食堂的早餐,物美价廉,比路边摊卫生,而且味道棒棒哒,关键种类超乎你的想象!午餐自助的形式让人很舒心,想吃就吃,有肉有菜有饭有汤,量大又美味,胃口好还可以加餐!以前爸妈老担心我不好好吃饭,没营养,现在他们完全不用担心了!”
七(6)潘文浩同学谈到:“在早晨,因为父母工作繁忙而来不及为自己的孩子准备点心的时候,食堂提供早餐,有生煎包、蛋挞、荷包蛋、蛋炒饭、枣糕、包子……还有免费的稀饭供大家食用。学习的累了,肚子有点饿了,食堂会准时开放点心,给大家的学习再加把劲,提高了学习效率。一天的学习过后,当父母依然在工作,没时间做晚饭时,可以来到食堂,当自己吃饱后,也可以买一份回家留给辛苦一天的而父母。”很多家长说“进入朝中,孩子长高了,面色红润了”“以前孩子不喜欢在学校吃饭,现在比在家吃得还多”。
据介绍,朝中于2016年9月开始探索自主经营食堂加专业公司提供服务的“1+1”自营模式。自营食堂,完全公益,自行采购食堂的食材、调味品等注重品牌、安全可靠。每日早晨7点左右,食材经校方、专业公司、供货方、家长四方验货。食堂显著区域对外公开展示食材,加工过程对外开放,菜品质量过硬,营养科学,师生同菜、同质、同价。管理规范高效,开源节流,降低消耗,提升效能,自营至今已经向全校学生免费供餐三次,发放免费酸奶两次。
运营以来,食堂给4位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给3位家长安排帮困岗位,为相关教师开展校本课程实践等提供了更多的育人场所与契机。各班级开展食堂就餐自主管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谦让互助和节约环保意识,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养成教育,食堂成为育人的生动载体,成为第二课堂,成为朝阳校园的一道美丽风景。
“自主”德育——激发主动精神,促进主动发展
朝中作为一所初中校,却设有高中、大学才有的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各班组建学生自主管理小组,渗透到晨间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和午间就餐,并进行优秀自主管理评比表彰。秉持秉持“进步即优秀”的评价理念:评选月度学子、七色阳光少年少年和朝阳好少年,每学期累计获奖学生人数超过全校人数的一半。
明确各年级德育重点:七年级的养成教育、八年级生涯规划体验教育、九年级“心手相连感恩励志教育”。经典德育活动贯穿全年:全年的科技节、读书节、合唱节、经典诵读节、阳光体育节等,搭建成长舞台,让孩子们绽放精彩;每周新晨会、升旗仪式形成课程,让孩子们在体验感悟中得到教育和提升;每天的一班一品和走操尽显朝阳学子青春活力。
为了调动家校联动合力,朝中开展拓展式家长会,倡议百分百老师家访百分百家庭;1/4家长成为志愿者,深度加入班级晨间、午间就餐服务管理以及校门口早晚执勤,家长们无论刮风下雨,准时到岗,高度负责的精神让人感动,这样的精神也正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更多家长加入志愿服务中来;打造“家长沙龙”,聚焦“亲子交流”“手机上网”“青春期心理”等家庭教育中的突出矛盾或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
“问题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朝阳的课堂我做主
成果展下午,朝阳中学七(5)班正进行着一堂普通的地理课,然而课堂上却不见“正牌”老师,只见“小老师”——侍恒永同学有模有样地带领同学们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解决重难点、分析问题,一切井然有序。课进行到大半,“正牌”赵老师“姗姗来迟”,他不慌不忙地打开投影,把“小老师”带领学习过的几张地图投到了屏幕上,原来“正牌”老师是来检验成果的。赵老师没有把课本上的知识再给大家讲授,而是进行拓展延伸,同学思考或小组谈论,一节课就这么轻松结束了。
“这样新的上课方式,不仅既激发了我们的兴趣,又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教学的含义。当信息化手段运用起来时,更加使我们原来的被动听变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解疑,增强了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七(5)班范轶同学如是说。
这只是朝阳中学众多精彩课堂中的一小部分,问题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了朝中一节又一节的常态课堂。
“问题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已进行到第二年。学校通过请进来、带出去的方式,让老师们不断思考课堂新形式、新理念,打开了视野;专家进行专题讲座,高位引领与解读;新朝阳讲坛,让老师们分享实践探索中的收获与不足,从而更好的推动实践;研究侧重课堂实践,通过校级、校际、市级公开课,同题异构,课后大家集体评课,议课,共同研究,进一步探寻不同课程、课型下“问题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好方式、办法。
借力信息技术变革课堂
作为常州市信息技术试点校、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研究项目“互联网+时代课堂范式研究”子课题领衔学校,朝阳中学一直致力于技术推动课堂变革的尝试,2016年以来先后举办互联网+时代课堂范式研究课、“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研究”第一次成果报告会、“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研究”九校联盟会议、远程异地联合开课、 “一带一路”教育信息化助推精准扶贫活动。
此外,学校还组建了翻转课实验班,借助信息化平台,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引入“小蚂蚁平台”,设立小蚂蚁实验班2个,第一期免费为100位学生每人配备PAD一台,强大的“蚁巢”,让按需供给成为常态;大数据的支撑,让私人订制成为可能。
八(7)班沈语心同学非常感慨:“小蚂蚁”驻入班级便开始生根发芽,互联网也与当今学习工作及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便捷了生活,对于我们学生而言,听课效率得到了提升,作业质量得到了保障,给我们学生的思维交流提供了一个便利优良的平台渠道。在互联网教学的面前,不论是“咫尺天涯”都仅是过眼云烟,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