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社会认可度高!常州卫校近三年对口就业率达98%
2017-05-25 10:0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5月25日讯 5月12日,市卫生计生委围绕“素心若雪 承德尚学”的主题,举办纪念国际护士节专场道德讲堂活动。活动中,我市表彰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优秀护理工作者,分别为常州市十佳功勋护士、十佳专科护士、常州市优秀护士。被表彰的50位护理工作者中,从常州卫生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的护士有35人,为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从一线护士到管理岗位的完美变身

  倪静玉是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在今年的江苏省“百名优秀护士”评选中,她获得了“优秀护理管理者”的荣誉。

  

  倪静玉(右三)在巡视病房。

  1985年踏上护士岗位,1993年成为市一院副护士长,走向管理岗位。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倪静玉完成了完美变身。

  “刚刚成为副护士长的时候,主要在心血管科工作。这里的病人发病时情况通常比较紧急,如果临床能力比较差的话,就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倪静玉说,为此她比之前更加努力地学习各项护理专业知识。“我们是最早使用监护仪的科室,当时没有厂家工作人员前来指导,我们只能自己拿着全英文的说明书一个字一个字翻译,学习仪器的使用方法。”倪静玉说,那时上下班,她每天都随身背着一本沉甸甸的英文字典。

  作为护士长,最大的不同就是需要协调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倪静玉表示,只有把各方面的关系协调好,才能使整个科室的工作正常高效运行。“特别是在近年医患矛盾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处理好病人和护士之间的关系很重要。”一般产生护患矛盾时,倪静玉首先会站在公正的立场来客观分析事情。“对病人,我会设身处地站在他的角度和立场去耐心地解释我们的护理工作流程、护士的一些护理行为。一般病人经过沟通,还是能理解的。而对于护士来说,与病人之间正确有效的沟通方式非常重要。怎样能让病人理解你的护理工作,让病人对你产生信任感,这是每个护士需要学习的。”

  从业30多年,获得如此多的荣誉,倪静玉表示离不开母校当初的栽培。“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们的基础护理课朱老师,当时授课的时候,她已经年纪大了,但是为了给学生示范准确的护理操作,课堂上她一会儿爬床上,一会儿跪地下,每个动作都力求做到规范到位,十分敬业。”这样严谨的治学态度一直影响到倪静玉走上工作岗位,强调“医院护理管理是系统工程”的她创建了一院“静霞护理”优质服务品牌,建设了一支高效的护理团队。

  “作为管理者,我看到了一批批来自卫校的学妹们,她们的临床工作适应能力和护理专业技能都比较强,希望她们今后在护理岗位上能以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

  母校给予她“爱的教育”

  王晓琴是武进医院内分泌科的一位护士。今年被评为常州市十佳专科护士。

  1993年踏上工作岗位,王晓琴一直坚守在护理的一线岗位。“很多人对护士有误解,认为只要打打针发发药,干的活很简单。”王晓琴表示,其实护士也需要与病人进行交流,对病人进行用药指导、饮食生活的指导、健康教育等,关心病人的心理需求。

  “在常州卫校学习期间,班主任对我们的悉心照顾让我记忆深刻。”王晓琴回忆道,他们当时的班主任是现学校校长孙丽芳,“孙老师比我们大不了几岁,自己的孩子都还很小。1991年常州发大水,孙老师担心大家的安全和生活起居,晚上已经很晚了,还赶到学校看同学们。”王晓琴说,孙老师每天都会询问同学们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困难,经常带些吃的给他们,这让王晓琴他们这群刚刚离开家住校的同学们倍感温暖。“孙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我们,直到现在,很多年过去了,她还和我们班很多同学保持联系,经常聊聊大家的近况。”王晓琴说,护士只有心里充满爱,才能在护理工作中去关爱病人,母校给予她的首先便是“爱的教育”。

  作为一线的护士,王晓琴认为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也至关重要。“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对病人进行科学指导,如何用药、日常生活注意点等,才能让病人对你信服。”

  近三年对口就业率达98%,社会认可度高

  据了解,常州卫生高职校于1919年建校,近百年的历史,培养了两万余名护理专业人才,毕业生孙静霞和邹瑞芳在同一年获得国际南丁格尔奖。该校的护理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以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形成的护理专业群,被评为首批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近三年,该校学生对口就业率均达98%以上。

  根据行业的需求,学校研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分层优质课程、创新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开发特色课程,编写创新教材,以适应岗位需求及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此外,学校积极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多项课题分获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省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护理专业负责人陈玲主持的课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实践教学研究》获江苏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校还建立了与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研发机制,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互惠互利的产学研结合之路。联合常州市14所医院和2所院校成立“常州护理教育集团”,进一步推进校院结合,实施“共建实习就业基地,共同参与职教办学,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共同开展技术研发”的深度合作。 (尤佳 杨舒)

标签:护理;护士;认可度;常州卫校;病人;专业;工作;倪静玉;王晓琴;岗位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