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1日讯 本月11日,李丽姐妹领到赔偿款146000元。至此,李丽一家与我市某医院的医疗纠纷事件画上了句号。
此案中,第三方调解组织——常州市城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也称医调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当事双方的权益。
记者透视
常州市城区医调中心成立于2008年,实行市、区联办共管以及联动保障机制,市级财政出钱,市、区相关职能部门出力,市政法委和市综治办牵头,天宁区政府主办,天宁区司法局承办,负责发生在天宁、钟楼、新北和经开区的医疗纠纷调处。该中心运行9年来,探索创立了我市独有的“市区联动、部门配合、专家支持、独立调解和调保对接”医调工作机制,畅通了医患双方解决纠纷和履行调解协议的渠道,并且大大提高了医疗纠纷调解效率。
今年3月,李丽63岁的父亲因为“体检发现左下肺结节10月余”,入住我市一家医院的心胸外科。当月底,李丽的父亲接受了肺部手术。术后第13天,也就是4月11日,老人病情突变,经抢救无效死亡。李丽和家人难以接受,将父亲遗体停放在心胸外科CCU监护室,而不肯移送到太平间。
医院的正常诊疗工作受到影响,不得不多次报警。经警方到场协助处理,遗体最终在当天下午5时移送至太平间。与此同时,警方引导患者家属到医调中心进行调解处理,CCU监护室外剑拔弩张的局面得以缓和。
记者透视
发生医患纠纷后,患者家属拉横幅、抬尸示威、大闹医院的情况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它不但严重干扰了医疗秩序,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而在常州,这种情形已绝迹9年。
常州卫生、公安、法院和信访等部门,遇到医患纠纷案件后,会在第一时间将纠纷调处工作引导到医调中心扎口处理。医调中心主任李网春告诉记者,这个过程中,各部门“不越权、不乱作为”,一旦发生“医闹”,民警赶到现场执法,只是阻止违法行为,同时建议患方到医调中心解决纠纷,而不参与调解,以避免因处理不专业而使事件复杂化和矛盾升级。
李丽父亲去世当天的下午,医调中心就接手这起纠纷,独立调解机制随即启动。
在医调中心专家室,两名调解员立即仔细研究李丽父亲所有的病案材料。李丽父亲入院时,诊断出左下肺结节、高血压病、Ⅱ型糖尿病、双肺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胃肠吻合口炎、食管良性肿瘤(鳞状上皮乳头状瘤)、食管炎、残胃炎等多种病症。认真分析病情后,调解员又对手术、用药、护理等整个过程作了全面了解。随后,他们引导患者家属提出书面申请,并把具体要求详细列在申请书上。
第一次调解时,李丽姐妹情绪激烈,一度大哭大叫,并提出医方要承担全责。调解员分头做家属的工作。姐妹俩获悉调解员是帮助解决问题的第三方,哭闹于事无补,慢慢恢复了平静。
此后,调解员又进行了两次调解,从专业的角度帮助患者家属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李丽姐妹终于真正弄懂父亲手术后突然病变以及抢救无效的原因,对医调中心作出“医方承担本次医疗纠纷的次要责任”的意见也表示认可。由此,医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这起纠纷,从移交到调解成功,医调中心仅仅用了一周时间。
记者透视
由独立第三方及时介入,“隔开”纠纷双方,这一调解机制是快速抚平当事方怨气的有效手段。常州市医调中心是第三方独立调解机构。它下设3个调解小组,每个调解小组由1名医学专业人员、1名法学专业人员和1名书记组成。其中,医学专家专业审阅患方完整的病案材料,给出过错意见;法学专家依据相关法律,给出责任及赔偿金额参考意见。遇到重大问题,医调中心召集3个调解小组人员举行合议会,提出处理意见,力求公平公正。在整个过程中,专家支持机制提供了专业支撑,如果遇到复杂疑难的医疗纠纷,医调中心还动用强大的专家库力量——专家库里有120名医疗专家和40名法学专家。
理赔,采用的也是新机制。
4月18日,签字确认当天,李丽姐妹在调处中心附近办好一张银行卡,交给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把赔偿款打到卡上后,保险经纪公司把卡交给李丽姐妹。
20多天后,姐妹俩如期拿到银行卡,领到了146000元赔偿金。
至此,这起当初充满“火药味”的医患纠纷圆满解决。
“保险赔付这个环节,可不能小看。这个机制,不但使赔偿主体由医院转向保险公司,也促使矛盾双方理性解决问题。这同样是常州能消除‘医闹’现象的关键因素。”天宁区司法局局长侍育忠告诉记者。
记者透视
调保对接,是常州在全国首创的一大机制,它的核心要义是“3个捆绑”。一是8家市级医院和武进医院、德安医院组成“共保体”,共同投保医疗责任保险,做大保额盘子,减少对保险公司的理赔冲击;二是医疗责任保险和财产险捆绑投保,使承接业务的保险公司能有微利;三是医院和医护人员捆绑投保,其中,对医疗纠纷多的医院以及发生医疗事故的医护人员,下一年度保费将大幅度增长。“3个捆绑”,既保障了赔款能力,也强化了医院和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
在理赔过程中,保险经纪公司也功不可没。有了保险经纪公司,医患双方都不用直接与保险公司打交道,赔款办理也更加高效。
到上月30日,医调中心共接待医疗纠纷当事人10216人次,处理涉医纠纷2152件,其中受理符合医责赔偿条件者1651件,进入调解程序调解的医疗纠纷调结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月,最短调结时间仅3天,调结率为100%。
9年来,常州市依靠这一创新举措,实现了患方、医方和党委政府的“三满意”。 国家司法部对此给予高度肯定并作出表彰,全国各地30多个城市先后来常州学习这一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