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12日常州讯(记者 赵家玮) 日前,在江苏“最美职工”评选中,来自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的电焊工高级技师张忠脱颖而出,获此殊荣。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张忠苦练绝技成专家,练就国际级焊接技艺,完成了从一个电焊初级工到电焊工高级技师的蜕变。在这一过程中,他不懈创新攻难关,无私传艺显本色,建立“张忠大师工作室”,传、帮、带为企业培养了一批焊接技术优秀团队。
张忠今年48岁,是一名中共优秀党员。对于很多人来说,焊接或许只是一件简单枯燥的体力活,但是对张忠来说意义远不止于此。1984年,因为家里的变故,只有16岁的张忠就担起养家糊口责任。小小年纪的他第一次跨进工厂,还有些许的懵懂就开始了他与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的故事。张忠进入工厂留在了电焊班,从此和电焊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人们不会想到这个刚进工厂瘦瘦小小不起眼的小子现如今却成为了电焊工里“大师”级别的人物。
“大师”的背后付出多少艰辛,只有张忠他自己明白。焊接时,飞溅的火花直接往张忠脸上、身上喷,虽然有工作服护着,但有时候也会烫的人打颤。每年夏天,炎热的天气夹杂着焊接的热浪,让人透不过气来,工作一天下来,连咳出的痰都是黑色的。但是张忠并没有因为种种困难而放弃,并且越来越坚持,他认为,一个人只要专注做事,追求极致,就一定能成功。
十二年坚持 菜鸟“变身”高级技师
对于初进厂的张忠来说,专业技能练习就像在一张白纸上画画,需要一笔笔地学、一次次地练、一点点地铺垫,打牢扎实焊接功底。为了尽可能多地练习焊接技能,经常是别人都下班了,他还在一个人反复推敲打磨。张忠给自己订下了在常人看来近乎“苛刻”的学习计划。
白天上班,他埋首于钢铁堆里,一干就是数个小时,常常是眼睛被呛得睁不开,直流泪,手臂酸得抬不起来。每周4个晚上,他下班后都直接到夜校学习文化知识,只有初中学历的他,不甘心“文化课”成为自己的短板。寒冬腊月,人们都进入甜美的梦乡,可他却还奔波在回家的路上;盛夏酷暑,别人淌了一天汗水都想早点休息,他还在挑灯夜战与蚊虫对抗,他坚信行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这样的行动,张忠持续了整整十二年,他不仅学习完成焊接中技、焊接高技、焊接技师的课程,还业余补修高中课程,并取得了大专学历。而且,他凭借惊人的毅力,硬是把抽象、深奥的《焊接工艺学》、《金属材料学》等理论书籍,一点一点地“啃”了下来,还初步掌握了与电焊相关的电工知识、钳工知识、铆工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十二年,他完成了从一个电焊初级工到电焊工技师的蝶变。2000年,他被聘为电焊工高级技师,成为当时全公司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荣誉等身 他成为焊接“主攻手”
张忠一路以来都是不负众望,2003年,荣获江苏省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名,并在全国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焊工决赛第六名的优异成绩。他勤于思考,刻苦钻研,他苦练绝技成专家,练就国际级焊接技艺。完成了从一个电焊初级工到电焊工高级技师的蝶变。先后取得了取得了国际焊接技师证书和12项国际焊工资格证书、国际EN473 无损检测VT二级检测师证书、国家技能竞赛(电焊工)一级裁判员证书等。编写的《DF11制动缸体环焊缝焊接》以及《和谐5机车构架焊接》等操作法,在内燃机车制造业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不懈创新攻难关,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在铁路五次大提速机车的研制,专用机车的攻坚,青藏高原机车的生产和出口机车的奋战中,张忠一直是构架、总风缸等机车重要关键零部件的焊接“主攻手”。每月都在工装设备、工艺完善等方面提出创意提案并经常组织进行质量攻关,有效保证了生产需要。
传、帮、带 “张忠大师工作室”培养优秀焊接团队
张忠这般优秀当然也有很多优秀的企业看好他,甚至有些公司“不惜一切代价”想让张忠跳槽过去。尽管拥有优秀的复合型技能,尽管面对外面企业“高薪”的诱惑,张忠始终把自己视作企业的人,在他身上,永远保持着工人朴实的本色。他自己曾说过:“我是个工人,但我也是共产党员;我是有技术了,但公司的发展需要有更多有技术、有担当的人。我要对得起给我培养、给我舞台、给我荣誉的戚机公司。”没错!张忠将凝结着自己心血的操作法,手把手地教给其他工友。在焊接方面,张忠绝对是大家心目中的高手。只要生产中遇到焊接难题,大家总是第一个想到他,工人们常说:“最感激的就是张忠愿意将技术倾囊相授,他毫无保留的将所知道的告诉大家,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2011年8月,“张忠大师工作室”成立,立足技术攻关创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形成了一个焊接技术创新团队。工作室注重立项攻关的针对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实行选题立项个人申报和工作室指定的双向结合。在个人选题立项的基础上,工作室发挥团队作用,组织专题分析、分类指导,着力解决生产经营的重点和难点。积极参加 “传、帮、带”活动,并利用业余时间,首创了“1+1+2”的模式,即由1名高级技师授艺1名技师,技师带领2名高级工,带动各个技能等级员工的操作技能水平提升,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开设了员工“培训道场”,先后举办电焊工技术操作表演60多场次,开展技术讲座120余次,授课培训时间达到600多课时,培训电焊工近4000人次。所带的徒弟有8人成为技师和高级技师,2人成为中国中车核心技能人才。作为中国中车焊接技师培训班的特聘老师,2012年、2014年作为领队和教练,参加了国务院国资委组织的嘉克杯国际电焊工比赛,夺得银奖。同时,通过搭建研修平台,传授技艺,给企业及社会带来了强大的辐射效应,工作室获得 “江苏省十大技能大师工作室”“中国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
张忠在投身与电焊事业的这几十年里,获得的赞赏、荣誉这些对于他来说不过都是“过眼云烟”他一直认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同样是全国劳模,但在我的前面有许许多多值得我敬仰和追赶的榜样。”他把一切荣誉看作是对自己实际能力的检测,他说前方的路还很长很宽敞,他会朝着中国铁路“高速重载”的发展目标不断创新实践,不断为中国铁路提供强劲、可靠的客、货运牵引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