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17日讯 又到高考季。2016年高考,常州市第二中学再攀新高,本二达线率91%,本一达线率近40%。近年来,每年有上百学生被“985”、“211”等重点院校录取。
学校身址为创建于唐肃宗至德时期的“常州府学”,至今已有一千两百多年的历史,故有“千年府学,五朝文庙”“读书圣地”之盛誉。“常州府学”共出进士1543名,其中状元9名,榜眼8名,探花11名,传胪6名。1924年创建的“私立常州中学”开启了市二中的现代办学史。
“互联网+”二中课堂
各学科展开e学习尝试,“数字化学习”享誉全国
16日,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研讨会上传来喜讯,市二中的《e课堂,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阵地》应用案例被教育部、中央电教馆推荐,作为江苏省高中学校唯一代表参加交流,这既是对学校、也是对常州信息化建设的肯定。
语文老师张金磊在全国易教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微信公众号上的府学校本课
2013年,市二中“府学文化课程基地”硬件到位,传统风格的设计与现代的数字化课堂的设备和谐结合。在多年对传统文化资源与学校教学融合探索的基础上,校方形成了《府学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课题,覆盖了各学科,成为学校层面的综合性课题课程,并成功地在第四轮主动发展规划启动之初被列为省“十二五”规划课题。
学校挖掘课程内涵,开设了《至圣先师的智慧故事》《穿越时空的天文与地理》《植物与诗歌》等系列在线课程,微信平台上分享,学习平台上研讨,让传统文化以一种新的面貌和方式与学生见面。
常规课堂上的“互联网+”尝试
2013年,市二中成为省百所数字化学习试点校。
文科课堂:话题开放,平台互动,激活思维。
语文、历史、地理课堂更开放,学生利用学习平台,每个人都有表达观点的机会,变师—生的单向交流为生—生—师的多层网状交流,思维容量得到极大提高。开放的课堂模式在祝智庭“智慧课堂”课题赛课中取得2个全国一等奖。
理科课堂:数据挖掘,难点突破,优化教学。
理科逻辑性强、难度大,教师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制作微视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共录制近千个资源。学生可在课堂里翻转学习,在平台上自我预习、答疑。教师还设计假期的在线测试、在线辅导,给予学生更多针对性的讲解和补偿教学的免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