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5日讯 4月中旬,一名92岁高龄的老奶奶从市一院血管外科康复出院。4月初,她在该科成功接受了局麻下右下肢动脉血栓取栓术。这也是迄今为止,一院血管外科年龄最高的动脉血栓取栓术案例,标志着该科技术水平达到新高度。
手术当天下午,患者突然出现右下肢苍白、疼痛,皮温降低,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姜云飞急会诊后,结合患者多年房颤病史,立刻考虑为右下肢急性动脉栓塞。果然,患者行下肢血管彩超提示:右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并狭窄,狭窄率>95%,右下肢动脉几乎完全被血栓堵死,情况紧急,如治疗不当,有下肢坏死截肢可能。
姜云飞当即对患者进行了全面评估,考虑患者高龄、基础疾病较多,难以承受硬膜外麻醉,姜云飞决定在局麻下行急诊手术。经过1个多小时的努力,手术顺利结束,大量动脉血栓被取出。手术后不久,患者冰凉、发青的右腿立即恢复了正常的体温与肤色。
血管外科主任朱云峰介绍,下肢急性动脉栓塞是由于血管内的栓子阻断远端肢体的动脉血供,造成肢体不可逆的坏死,俗称“腿中风”, 临床上典型表现为疼痛、苍白、厥冷、麻木、运动障碍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可导致酸中毒、肾衰、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股动脉切开取栓术是目前治疗该疾病最好的方式,可有效改善血供,挽救患者肢体和生命。
朱云峰提醒,外伤病人、外科手术病人、常坐办公室的人群、孕妇和刚生完孩子的产妇,以及老年人等,都是易形成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突然出现下肢发凉、疼痛、麻木,要考虑存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可能性,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检查,避免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张茹 赵霅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