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14日讯 最近,钟楼区文化馆办了一场常州古旧梳篦品鉴会,在这场品鉴会上,不少展品都是难得一见
上百件历代精品,展示传统工艺之美
黄杨、象牙、玳瑁,各种材质目不暇接;胡梳、眉梳、环形梳,花式工艺让人大为惊叹;明代、清代、民国,从侧面一窥消逝的岁月风流……一场常州古旧梳篦品鉴会近日在钟楼区文化馆举行。上百件梳篦展示了常州梳篦悠久的历史以及传统手工艺之美。当天,市文广新局、市文化馆、市非遗中心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及多位梳篦厂老员工、收藏家们汇聚一堂,对它们的演变历程及特色进行了交流、品鉴。
名不虚传
乾隆嫁女的礼单中,就有数十盒常州梳篦
品鉴会上的多数藏品,来自邢粮的个人收藏,独特的工艺、精良的制作,不乏难得一见的孤品。
1960年出生的邢粮,是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常州梳篦首席设计师。2014年,他成为常州梳篦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目前是该项目唯一一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收藏梳篦十多年了,一方面是自己的爱好,另一方面,也是师傅的愿望。”邢粮说,他的想法,就是通过收藏和各界朋友交流,理顺常州梳篦的历史。而他口中的师傅,就是“真老卜恒顺梳篦店”第八代传人——卜仲宽,先后担任过常州真老卜恒顺梳篦店经理、常州梳篦厂副厂长、工艺美术公司经理等职务。
邢粮说,师傅希望他摸清常州梳篦的来龙去脉,比如,清代,常州梳篦有多少进贡到皇宫里?目前可考的依据有哪些?为此,他广泛收集资料,收藏、考证常州梳篦不同时期、各个厂家的梳篦,还去宁波、杭州、上海、北京、苏州等地,只要跟常州梳篦相关的资料、实物,都收集了过来。今后他想把常州梳篦的资料整理一下,为再开设一个梳篦博物馆做准备。
这其中,不光有实物资料,也有相关的历史资料。邢粮介绍,“比如,乾隆最宠爱的固伦和孝公主与和珅长子丰绅殷德的婚礼典据中,就有这样一个细节‘除衣料、朝珠外,来自常州的篦子有12盒、象牙梳10盒、黄杨木梳20盒’。”“再比如,1951年来自梳篦行业联合会的信息,常州梳篦从业人员4万名,年产梳篦3千万只。”
各有讲究
1500年前,常州梳篦就具备较高艺术水平
收藏家黄国新已经收藏梳篦20多年了,他的家里,唐宋元明清历代的梳篦都有收藏。现场,他带来了一把明代的檀香木梳,距今约800至1000年。
黄国新说,1973年,常州东郊古墓中出土的一批文物中,发现一把高背半圆形漆雕有菊花图案的木梳与湖北出土的木梳相似,经考证是东晋末期物品。因此,有据可查的常州梳篦始于东晋,它在1500年前就已具备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有关常州梳篦的古代记载很少,但人们还是可以从历代梳篦实物上总结历代的特色。”黄国新说,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些宽扁马蹄形梳篦,大都较为朴素,在梳背部分的大量留白,以南北朝作为分水岭,此前的梳篦形状狭长的很少。到了唐代的梳篦多为狭长,很多妇女将其插在发间作为插梳。在一幅唐代仕女图中,头上插了最多的有7把。宋代的梳篦精致小巧,描漆镂花、镶金嵌玉成为主流。此后更出现胡梳、眉梳等颇为“小资”情调的梳篦。
黄国新说,他收藏梳篦这个品类,还得到了央视鉴宝栏目专家蔡国声以及马未都的肯定。“他们建议我说,收藏不一定非要金银财宝,梳篦是常州本地特色,做这方面的收藏,很对路子。”
而衡量梳篦的收藏价值,除了工艺、质地,品相也很重要。“有句话说,‘干千年、湿千年,干干湿湿30年’,意思就是,旧梳篦的收藏,脱水很重要。”黄国新说。
花色繁多
这些古旧梳篦及相关产品,都是当年“时髦货”
品鉴会上,95%的梳篦都来自常州,从明代至上世纪70年代,各个时期的梳篦令观众们大为慨叹。其中有不少都造型独特,辨识度很高。
胡梳、眉梳
这把金属制成的梳子长约两寸,柄上雕有龙头,精致小巧,可用于梳胡须、眉毛。据黄国新介绍,这类梳子比较小众,一般用于有钱、有闲的阶层,一半发挥实用价值,一半用来消遣闲玩。《挥麈后录》记载:宋徽宗某天临朝忘带梳篦,就在群臣站班时向王晋卿借用一下,梳理胡须,因为王的篦子精致非常。“不仅女性,梳篦也常常是男性的随身之物。”黄国新说。
胡梳眉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