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我怀念的,是那些年一起赶过的节场!
2017-04-06 10:1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阳春三月话节场之记忆篇

  孩子们记住了好吃好玩的,大人们把请客吃饭当作“大事”来抓

  那些年,一起赶过的节场时常让我们回味

  中国江苏网4月6日讯 有形的节场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但那些年,我们一起赶过的节场,还让很多人记忆犹新。无形的节场,已经成为许多人心中美好的怀想。

  儿时的节场,好吃还好玩,比过年还高兴

  今年35岁的葛女士娘家在东青,东青是农历三月二十八作节。每年这一天,葛女士要回娘家吃昼饭。可遗憾的是,如今东青的节场已经被叫停。儿时的节场只能在回忆找寻了。

  葛女士说,在她念书的时候,那一天,当地的中小学只要上半天课,中午放学后就回家。“那天简直比过年都要兴奋。”葛女士说,那一天,家里作节,亲戚朋友都会来家里吃饭。吃完饭,就跟着大人去街上转。

  葛女士说,自己最喜欢节场上那种人挤人的感觉。“小时候嘛,也没啥零花钱,也没什么好买的。玩个套圈,可以中个石膏的储蓄罐。路边还有书摊,小人书,可以很认真的看好一会。”

  节场上,很多摊头在卖小鸡小鸭,就会挤在旁边抓小鸡玩。不买,就是玩,摊主忙出来也顾不过来管这些玩的小孩子。

  当然还有好吃的,葛女士记得最清的是那时一种长长的糙米,还有地产维达汽水,有时假还能买根雪糕,天不热,吃棒冰,不是节上想都不要想。

  在新北区薛家的常先生记忆中,他家每年农历三月十一作节。学校也放假半天。小男孩,更贪玩,小时候的节场上,常先生最喜欢玩套圈圈和打气枪。看到套圈圈的摊子都不舍得走。要把身上的零钱都花光。

  除了这两样之外,最吸引常先生的是节场上的各种杂技表演。“小时候还有花瓶姑娘看,买门票进去看, 花瓶里有个人头可以和你说话。”还有个拿着大蛇摆摊卖狗皮膏药的。“那时比较贪玩,一到节场上,转来转去,夜饭都会忘了回去吃。”

  

  老节场上,群众在看民间艺人表演(资料图)。

  留客吃饭,花起钱来比过年都大方

  家住郑陆的何先生今年已60出头,郑陆每年农历三月十九作节。自从跟兄弟们分家后,何先生就开始作节,请亲戚吃饭,已坚持了30多年。

  如今何先生已是做爷爷辈的人了,这几年,随着亲戚人数越来多,请客的桌数从一开始不到3桌,扩大到现在的5桌。而且,请客吃饭的地点也从家里移到了镇上的饭店。

  何先生告诉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刚成家,自立门户。虽然夫妻俩一年到头手里没有几个钱,但依据当地习俗,每年都要作节。“为了能省点钱,但又不能亏待亲戚朋友,夫妻俩平时省吃俭用,过年都不舍得花钱,就为了年后作节。”何先生说,那时过年时做的肉圆、腌的咸肉都舍不得吃,千方百计要留着作节用。

  每年作节前,何先生夫妇都要忙着准备菜,何先生做主厨,妻子做帮衬,两人忙活好几天。有几年,郑陆当地每逢作节,郑陆街及周边的横山桥等地菜都会涨价,为了省钱,何先生就赶到江阴、横林等那天没有节场的集镇去买菜。有两年,何先生还去市里的超市买菜。

  2000年后,何先生家及村里的经济条件好转,邻居们开始商量组团作节。所谓组团,就是几户人家凑在一起烧菜请客吃饭。大家一起出资请乡村厨子。组团作节省去了很多事,菜品还丰富,像办酒席。

  最近几年,何先生年纪大了,村里人作节的也少了,要凑也凑不到几家。何先生干脆到饭店去请客。但在饭店请,只吃一顿。亲戚朋友吃完就散了,跟之前在家里请客相比,也没那个味了。

  二十几年前,赶一个节场能有上百元收入

  奔牛人蒋耀大是常州唱春主要代表性传承人,年轻时曾专事在常州、丹阳、江阴等周边地区的乡村节场、茶馆表演常州唱春。

  每年春节过后,蒋耀大就要和一群唱春艺人出门赶节。蒋耀大说,厉害的唱春艺人(上等师傅)每逢乡村节场会赶一个大早,先去茶馆唱。一个早茶下来,可以拿几十元。茶馆唱完后,就开始走村串户唱。

  走村串户时,见不同的人家要唱不同的内容,唱得好,主人家会给赏钱。据蒋耀大回忆,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节场唱下来,像他这样的唱春艺人可以拿到10多元。而一个春季可以拿到好几百元。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到了90年代,一个节场唱下来就能拿到上百元,一个春季唱下来可以拿到几千元。

  蒋耀大清楚地记得,在1985年左右,常州东部地区的乡镇相对富裕,一般人家出手都是1角、5角,有的人家还会给1元。而西部、北部地区的几个乡镇相对贫困,一半都是一分、两分钱。因此,他比较喜欢往东边的乡镇跑。往往一出门就是大半个月,吃饭就是在人家。有些人家熟了,每年都去唱,而主人家还会专门给他留一个座位。

  1996年,蒋耀大用唱春积攒钱回家盖了房子,开始到厂里上班,过起了安定的日子,不再出去赶节场唱春了。

  

标签:节场;作节;何先生;一起;唱春;记忆;每年;一个;可以;蒋耀大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