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15日常州讯
扩展“一度人脉” 打通“二度人脉”
常州大学副教授、博士 彭伟
对一座城市而言,人才资源就是其“人脉”。人脉包括“一度人脉”和“二度人脉”,前者指了解与信赖的朋友,后者指朋友的朋友。只有不断扩展“一度人脉”,同时打通“二度人脉”,才能建立人才集聚优势,助力城市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创新思路,扩展“一度人脉”,为增创常州人才集聚新优势奠定基础。一要创新人才工作理念。秉承“开放、创新、包容”的人才工作理念,站在全国发展格局上,放眼全球,着眼于常州未来10年乃至20年的发展来明确常州人才发展方略。加强国际化人才服务机构建设,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人才资源,为扩展“一度人脉”提供空间。二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以“智汇龙城、智造常州”为引领,塑造常州人才发展品牌,为扩展“一度人脉”广泛造势;探索成立“招才引智局”,将各部门、各条线的人才引进工作进行有效整合,为扩展“一度人脉”精准发力。三要创新人才工作抓手。实施“高层次人才倍增计划”,建造“国际系”“青年英才系”“高校院所系”“大企业系”4座高层次人才蓄水池,为扩展“一度人脉”累积硕果。
用心经营,打通“二度人脉”,为增创常州人才集聚新优势提供保障。一要用心塑造常州人才服务品牌。探索成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构建“互联网+”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对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的教育、医疗等问题开展“靶向”服务,实施人才服务“全覆盖”“全链条”“精准化”,为打通“二度人脉”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二要用心建设人才生态链。着力建设“创新创业领军型人才——中等层次管理以及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的人才生态链,推动人才生态链与“十大产业链”形成螺旋上升的发展格局,为打通“二度人脉”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三是用心完善人才生态系统。加强城市软环境建设,将常州建设成为区域性思想文化高地,营造一流的人才生态系统来推动“人才成长链”建设,为打通“二度人脉”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一度人脉”的横向扩展与“二度人脉”的纵向发展,有助于支撑常州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人才高地,助推常州早日建成“高端人才荟萃、创新要素聚集、创业活力强劲”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围绕常州优势产业——
建设几十个宜居宜业产业小镇
常州工学院讲师、博士 张虎
从总体上看,常州产城融合建设还存在若干问题,宜居环境新优势还有待提升。一是部分区域的产业缺乏有效集聚人口、服务业的能力,最终只能形成以房地产为主要支撑的发展结构;二是部分区域的规划建设,还不能有效满足产业发展特别是服务业发展对特定空间的需求。
为破解上述难题,建议聚焦常州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构建宜居宜业的产业小镇,探索产城融合新路,推高常州宜居环境新优势。
产业是产城融合的主动力。精准推进常州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与城市融合,既有利于加快产城融合改革,也有利于加快各类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的集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高宜居环境新优势。如能把常州十大产业链包含在内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与城市建设融合起来,在常州大地上,构建几十个宜居宜业的产业小镇,在有限土地里充分发挥小城的城市功能和特色、优势产业的经济功能,不仅会推动常州宜居环境新优势的形成,也会推动常州经济总量跨越式提升。
建设宜居宜业的产业小镇,不是简单的城镇化建设,也不是简单的产业园区建设,而是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批准实施的《常州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战略意图,结合小镇地理特质,精准对接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结合常州十大产业链分工节点,精准定位,科学规划,从而成为推进产城融合改革的分布式平台集群。
产业小镇的产业定位不能追求大而全,必须追求特而优。应精准选择当地适宜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紧扣产业链的不同环节,积极建设一批“隐形冠军”企业,构筑产业创新小高地、宜居宜业小高地。
需要注意的是,找准产业特色、凸显产业特色、放大产业特色,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是宜居宜业产业小镇建设的关键所在,绝不能千篇一律而再次陷入同质竞争的恶性局面。
我们要准确把握市委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一城、一中心、一区”的战略意图和实践指向,以“干就干出精品,干就不留遗憾” 的标准,扎扎实实推进常州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推高常州宜居环境新优势,把“全省首个”做成“全省首位”,把“江苏唯一”做成“国内领先”,在江苏“两聚一高”建设进程中写下常州闪亮的一笔。
既要集聚拉动 又要创新驱动
江苏理工学院教授、博士 李向东
深化“三位一体”战略,着眼于“三化”,实现常州经济转型升级新突破,做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使常州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端要素集聚区、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化智能制造名城。
一是强化产业集聚拉动,推动产业发展高端化。
在“点”上抓重大项目落地,重点培育轨道交通、化工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和光伏新能源4个产业集群,规模争超千亿元以上,强化高端产业集聚;
在“线”上抓现有产业延伸,重点推动新材料向研发、品牌、营销等价值链高端发展,推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向整机、整车转变;
在“面”上抓街镇区域竞合,打破行政区划,把特色小镇建设成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
各类功能集成上,要“紧贴产业”,力求“聚而合”,通过产业结构的高端化推动常州制造供给能力的提升,通过发展载体的升级推动传统产业焕发青春、再创优势。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推动产业集群创新化。
引导和支持本地特色产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深化产学研合作,发展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
实施无形资产战略,将个体优势转化为行业优势,实现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从价格竞争向专利技术竞争、从成本竞争向品牌竞争的转变;
树立互联网思维,做强互联网跨界经济,同时大力发展“众创空间”,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
三是强化产城融合发展,推动各类高新园区城市化。
以人文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三态融合”为理念,倾力打造北部新城、智慧科创园、光伏太阳城,使之成为高新创智产业密集区和生态宜居新城区,引领常州经济发展新典范;
树立“经营高新区”的理念,保证“达标排放”“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三层目标的逐步实现,突出绿色制造、提升工业整体能效,推进重点区域低碳化建设;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激活“园镇合一”内生动力。
在这些过程中,要实施负面清单制度,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要加强法制政府建设,依法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集成化、菜单化行政服务。
抓住3招 涵养常州
市政协文史研究中心 顾敏琪
我们要在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上花心思,深挖历史文化资源。这样,可进一步提升常州的城市气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一、进一步挖掘名人文化
常州名人辈出、资源丰富,有数量多、领域广、社会影响深远3大特点。近年来,有赖于政府重视和文化组织的支持,常州名人研究成果不少。在现有成果基础上,建议今后多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开展综合性、应用性研究,解决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推动常州人的现代化、凝聚发展正能量、提升城市知名度、繁荣本土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现实课题。
二、进一步挖掘运河文化
大运河常州段开挖时间早,成为常州的母亲河,与城市骨肉相连、筋络难分,养育了代代常州人。常州今天的历史文化街区(地段),前后北岸、青果巷、南市河、舣舟亭等都坐落于古运河区域,星罗棋布,交相辉映。如果在古运河的保护利用中,有意识地与历史文化街区(地段)的保护利用有机结合,实现运河文化与名人文化、工商业文化深度融合、相互应和,一定能给人留下更精彩的观感体验,丰富城市的文化层次。
三、完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
目前,常州拥有孟河、焦溪和杨桥3个国字号的古镇古村,但对它们的保护还处在起步阶段,并面临巨大压力。今后一是要把历史文化名镇(村)的考核与一般镇(村)的考核区别开来,体现文化建设与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二是要改变实际工作中古镇保护主要依靠镇,古村保护主要依靠村的现象,提升领导机构,增加投入、扩大协调、强化执行;三是要建立有效的投入利用机制,在政府引导资金的前提下,允许居民自行修缮和民间资本参与,考虑引进外资实行股份合作,并借鉴乌镇、西塘模式,及早策划,建立运营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
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这一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能拉开常州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框架,能为文化产业、旅游业、商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能实现常州全域文化品质的提升。
要通过多方面创新形成3大优势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教授、博士 田泽
一、要发扬聚力创新下的协同发展优势
根据省党代会作出的“两聚一高”战略部署,常州要积极融入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下一步要聚力创新,找准定位,协同发展。
特别是要集聚常州市十大产业链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特色发展、错位发展、集聚发展,打造一流智能制造高地;同时,努力携手各兄弟城市,推进沿江一体化发展,为建设“强福美高”新江苏作出应有的重要贡献。
二、要形成先行先试的体制优势
作为江苏省和国家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在新一轮改革创新大潮中,常州要紧紧把握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多重国家级战略交汇和叠加的机遇,深入谋划产城融合发展蓝图,为全省全国先行探路,积累经验。要重塑这座城市的精神和风骨:敢为天下先,事事争一流。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大胆探索、先行试点,推动“经济长征”,形成国内领先的“示范”与“标杆”,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和经济创新活力。
三、要放大对内对外开放的竞争优势
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上海自贸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常州要全面融入国家重大开放战略。今后五年,要继续把重大项目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持之以恒狠抓重大项目建设。通过积极创新招商方式,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并且不断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
同时,抢抓“一带一路”战略,除加快建设中以创新园、中德创新园、苏澳合作园等,还要鼓励企业走出去,在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开放红利和新优势。
校准民生保障新坐标
常州工学院讲师、博士 洪秋妹
民生所望,施政所向。
在“两聚一高”新形势下,需进一步贯彻“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民生工作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的原则,从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养老等方面,校准常州民生保障的新坐标。
让市民享有更优质的教育
要以国际化视野、现代化标准,打造教育的常州质量。让市民享有更优质的教育,必须做到教育公平、教育均衡以及教育优质。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合理配置、统筹协调教育资源,坚持向“短板”如义务教育、农村地区倾斜。要实现各区域内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进一步缓解义务教育“择校热”。突出“人的发展”理念,瞄准“均衡发展”目标,实施“分层教育”方法,推行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教育、差异教育,从而培育优质学校。进一步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以强校带弱校,以公办带民办,形成“集团组合、学区集聚、校际协作”3个层次的特色办学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一体化、扩大化,加大校区间优质教育资源的交流、共享、提升。
让市民享有更好的医疗服务
目前,居民“看病难、看病贵”仍然突出,且存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针对“看病贵”问题,要建立高水平的全民统一的医保体系,促进医保、医药、医疗的整合,实现人人享有优质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改变目前医疗服务价格扭曲的情况,彻底根除过度医疗。完善落实分级诊疗,进一步推动医联体建设,整合医疗资源配置,提高社区医院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在社区医院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社区医院要建立具有自己专科特色的卫生服务体系,结合医联体建设工作,创新社区医院管理,实现社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让市民享有更周到的养老服务
一是加快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强化居家养老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以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各类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二是全面提升社会养老服务能力。根据区域内老年人口数量和养老服务发展水平,依托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合理安排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三是着力推进多层次、宽领域的医养深度融合。以养为重点,以医为配套,构建养老、医护、康复、临终关怀服务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实现老年人在养老和医疗卫生服务之间的便捷对接。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鼓励与支持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并将这些养老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同时,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公共服务的就是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保和医保等,还要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