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15日讯 近年来,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网络经济发展迅猛,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对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实现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网络消费领域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报每年“3·15”都会推出特别报道,调查消费市场、揭露行业黑幕、曝光消费陷阱,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3·15的主题是“网络诚信,消费无忧”,是对网络经济中损害消费者权益不诚信经营行为的抵制,也是对建设放心无忧网络消费环境的呼唤。本报今天就从“消费·网络”“消费·维权新方式”“消费·新动向”三个方面,说一说这一年来常州消费发生的新变化。
网购大件如何售后?退款费用谁承担?集资众筹返利难……去年,网络消费投诉井喷,投诉量是2015年的3倍
网络消费那些“坑”,大家一起来“吐槽”
记者从常州市消协获悉,2016年一年,常州市消协共接到投诉7691起,其中服务类投诉4016件,相比2015年,投诉量增至1.4倍。“这说明在新《消法》实施后,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更高了。”常州市消协秘书长杨春杰说,在2016年全年的投诉中,互联网直销服务方面的投诉共有770件,几乎是2015年互联网直销服务的3倍,占据总投诉量的十分之一,成为了新的投诉热点。
常州晚报记者围绕“网络消费”这一消费热点,以案例的形式,说一说消费者在互联网消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尴尬。
案例一:网购电动车遇问题,售后迟迟不处理
去年3月,消费者谢女士在京东商城买了一辆小牛电动车,用了半年不到,电池坏了,中控也出现了问题。由于车子还在三包期,谢女士立刻联系了售后。可是因为当地没有维修网点,谢女士只能以快递的方式寄修。网络上,售后答应为谢女士更换新的电池,并且帮谢女士维修好中控,但却迟迟没有行动,拖了很久也一直没有处理,无奈之下,谢女士只能向消协投诉。
【消协说】
近一年来的消费投诉中, 网售电动车、电器这类商品普遍存在售后困难这方面的问题。首先商品的坏损责任不容易辨明,其次,维修存在困难,若当地无维修点,维修便十分困难,如果采用快递方式,所产生的快递费用也容易成为矛盾焦点。
【学一招】
对于电动车这类特殊的网购商品,一定要提前问清楚售后方面相关的事宜。例如您所在城市是否存在维修点,如果没有需要通过快递的方式寄修,快递零部件或车子的运费由哪方承担;维修员上门提供服务,车子未修好是否需要支付上门维修的费用……并对有关重要信息进行截图保存,一旦发生纠纷,便于维权。
电动车上牌照时,车型、车重、时速、轮胎大小、踏板功等方面都是有相关规定的。购买前询问清楚所购车辆是否符合当地电动车登记上牌的条件。
最后在收货的时候检查清楚车子是否完好,相关的发票或者购货凭证,车辆整车出厂合格证原件是否齐全,车辆合格证上的车子是否与您所购车辆一致(车辆登记上牌时需要),如有问题可以拒绝签收。